惊起梁尘
【拼音】:jīng qǐ liáng chén
【注音】:ㄐ一ㄥㄑ一ˇㄌ一ㄤˊㄔㄣˊ
【词性】:成语。
【繁体】:驚起梁塵
词语解释形容歌声高妙动人。惊起梁尘[jīngqǐliángchén]⒈《太平御览》卷五七二引汉刘向《别录》:“汉兴以来,善歌者鲁人虞公,发声清哀,盖动梁尘。”后因以“惊起梁尘”形容歌声高妙动人。
引证解释⒈后因以“惊起梁尘”形容歌声高妙动人。引《太平御览》卷五七二引汉刘向《别录》:“汉兴以来,善歌者鲁人虞公,发声清哀,盖动梁尘。”宋赵元福《鹧鸪天·赠歌妓》词:“忔憎声里金珠迸,惊起梁尘落舞帘。”⒈后因以“惊起梁尘”形容歌声高妙动人。引《太平御览》卷五七二引汉刘向《别录》:“汉兴以来,善歌者鲁人虞公,发声清哀,盖动梁尘。”宋赵元福《鹧鸪天·赠歌妓》词:“忔憎声里金珠迸,惊起梁尘落舞帘。”成语解释惊起梁尘
综合释义形容歌声高妙动人。忔憎声里金珠迸,~落舞帘。◎宋·赵元福《鹧鸪天·赠歌妓》词惊起梁尘[jīngqǐliángchén]形容歌声高妙动人。《太平御览》卷五七二引汉刘向《别录》/汉兴以来,善歌者鲁人虞公,发声清哀,盖动梁尘。/后因以/惊起梁尘/形容歌声高妙动人。
汉语大词典《太平御览》卷五七二引汉刘向《别录》:“汉兴以来,善歌者鲁人虞公,发声清哀,盖动梁尘。”后因以“惊起梁尘”形容歌声高妙动人。宋赵元福《鹧鸪天·赠歌妓》词:“忔憎声里金珠迸,惊起梁尘落舞帘。”
出处《太平御览》卷五七二引汉·刘向《别录》:“汉兴以来,善歌者鲁人虞公,发声清哀,盖动梁尘。”
1.不过又有一笔很大的交易在英格兰转会上惊起梁尘,马斯切拉诺的加盟,无疑是利物浦夺冠决心的最好展示。
2.忔憎声里金珠迸,惊起梁尘落舞帘。◎宋·赵元福《鹧鸪天·赠歌妓》词
读音:jīng
[jīng]
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慌。吃~。
2.惊动:打草~蛇。
3.骡、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马~了。
读音:qǐ
[qǐ]
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起床。起立。起居。起夜。
2. 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运。起跑。
3. 开始: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
4. 拔出,取出:起锚。起获。
5. 领取(凭证):起护照。
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起伏。起劲。起色。
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起风。起腻。起敬。起疑。起义。起诉。
8. 长出:起痱子。
9. 拟定:起草。
10. 建造,建立:起房子。白手起家。
11. 群,组,批:一起(一块儿)。
12. 量词,指件,宗:一起案件。
13. 自,从:起小儿就淘气。
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起。掀起。兴(
)起。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起来。
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起。经得起检验。
读音:liáng
[liáng]
(1)(名)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木结构屋架中专指顺着前后方向架在柱子上的长条。
(2)(名)通常也指檩:正~|二~|无~殿。
(3)(名)桥:桥~|津~。
(4)(名)物体中间隆起成长条的部分:鼻~|山~。
(5)(名)战国时魏国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后;改称梁。
(6)(名)南朝之一;公元502…557;萧衍所建。参看〔南北朝〕。
(7)(名)后梁。
(8)(名)(Liánɡ)姓。
读音:chén
[chén]
(1)(名)尘土;附在器物上或飞扬着的细土:除~器|一~不染。
(2)(名)尘世:红~|~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