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乡背土
【拼音】:lí xiāng bèi tǔ
【注音】:ㄌ一ˊㄒ一ㄤㄅㄟˋㄊㄨˇ
【词性】:成语。
【简体】:离乡背土
【繁体】:離鄉背土
词语解释1.见'离乡别土'。离乡背土[líxiāngbèitǔ]⒈见“离乡别土”。
基础解释离开故乡,在外地生活。
引证解释⒈见“离乡别土”。
综合释义离开家乡到外地。同“离乡别土”。离乡背土[líxiāngbèitǔ]离开故乡,在外地生活。元.张养浩〈一枝花.用尽我为民为国心套〉:「留不住都弃业抛家,当不的也离乡背土。」也作「离乡背井」。
汉语大词典见“离乡别土”。《汉语大词典》:离乡别土(离乡别土) 拼音:líxiāngbiétǔ同“离乡背井”。唐元稹《花栽》诗:“买得山花一两栽,离乡别土易摧颓。”亦作“离乡背土”。元张养浩《一枝花·咏喜雨》套曲:“恨流民尚在途,留不住都弃业抛家,当不的也离乡背土。”
国语辞典离开故乡,在外地生活。元.张养浩〈一枝花.用尽我为民为国心套〉:「留不住都弃业抛家,当不的也离乡背土。」也作「离乡背井」。离乡背土[líxiāngbèitǔ]⒈离开故乡,在外地生活。元·张养浩〈一枝花·用尽我为民为国心套〉:「留不住都弃业抛家,当不的也离乡背土。」也作「离乡背井」。成语解释离乡背土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离开故乡,在外地生活。元˙张养浩˙一枝花˙用尽我为民为国心套:留不住都弃业抛家,当不的也离乡背土。亦作离乡背井。
出处元·张浩养《一枝花·咏喜雨》套曲:“恨流民尚在途,留不住都弃业抛家,当不得也离乡背土。”
其他释义离开家乡到外地。同“离乡别土”。
1.恨流民在途,离乡背土!野草做椒粟,河沙变金珠,千家豪富,枉受天禄!赤子今。
2.农民工携妻带子离乡背土来到城市,用自己的汗水融入大城市的建设,理应受到尊敬和进一步的关怀。
3.说实话,这老先生还真叫人佩服,为了友情离乡背土十数年,除去寂寞和思乡之情不说,还得忍受着背黑锅的痛苦,这真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啊。
4.许多农村老人不愿离乡背土、不愿离开相熟邻里。
5.听说,霍家祖上战乱时期,为了生存,离乡背土,逃难到此,热心的张家人善待他们,挽留他们在此安家落户,代代相传。
6.尤其是在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中,更加科学合理地设置标准,避免新型城镇化建设走入“农村离乡背土、城镇贪大求全、农村面貌不改”的误区。
7.恨流民在途,离乡背土!野草做椒粟,河沙变金珠,千家豪富,枉受天禄!赤子今。(https://www.chazidian.com/zj-18856/离乡背土造句)
读音:lí
[lí]
(1)(动)分离:~别|悲欢~合。
(2)(动)表示时间、空间或者事物之间的距离:这里~车站很近|~国庆节只有十天了。
(3)(动)缺少:发展工业~不了钢铁。
(4)(动)(Lí)姓。
(5)(名)八卦之一,代表火。
读音:xiāng
[xiāng]
(1)(名)乡村(跟‘城’相对):~间|下~|城~物资。
(2)(名)家乡:~音|背井离~。
(3)(名)行政区划的基层单位;由县或县以下的区领导:~镇|~长。
读音:bèi,bēi
[bèi]
[ bèi ]1. 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背脊。背包。背影。
2. 物体的后面或反面:背面。刀背。背后。背景。
3. 用背部对着,与“向”相对:背光。人心向背。
4. 向相反的方向:背地性(植物向上生长的性质)。背道而驰。
5. 避开,离开:背地。背井离乡。
6. 凭记忆读出:背书。背诵。背台词。
7. 违反:违背。背离。背信弃义。
8. 不顺:背运。背兴(xìng)。
9. 偏僻:背静。
10. 听觉不灵:耳背。
[ bēi ]1. 人用背驮(tuó)东西,引申为负担:背负。背包。背黑锅(喻受冤枉代人受过)。背包袱(喻有沉重的思想负担或经济负担)。
读音:tǔ
[tǔ]
(1)(名)泥土;土壤
(2)(名)土地。
(3)(副)本地的;地方的:~特产|~俗。
(4)(名)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产品、人员等:~方|~招儿。
(5)(形)不合潮流;不开通:~气。
(6)(名)未熬制的鸦片:烟~。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