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处
【拼音】:tú chǔ
【注音】:ㄊㄨˊㄔㄨˇ
【结构】:徒(左右结构)处(半包围结构)
【繁体】:徒處
词语解释谓无所为。徒处[túchǔ]⒈谓无所为。
引证解释⒈谓无所为。引《晏子春秋·问下二十》:“及夫大贤,则徒处与有事无择也,随时宜者也。”《战国策·秦策一》:“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鲍彪注:“徒,犹空也。言无所为。”
网络解释徒处徒处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úchǔ,是谓无所为。
汉语大词典谓无所为。《晏子春秋·问下二十》:“及夫大贤,则徒处与有事无择也,随时宜者也。”《战国策·秦策一》:“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鲍彪注:“徒,犹空也。言无所为。”
其他释义1.谓无所为。
1.游击队把这个向敌人告密的叛徒处决了。
读音:tú
[tú]
(1)(形)空的;没有凭借的:~劳。
(2)(副)表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仅仅:~留。
(3)(副)徒然:~自惊扰。
(4)(名)徒弟;学生。
(5) 姓。
(6)(名)信仰某种宗教的人:教~。
(7)(名)同一派系的人(含贬义):暴~。
(8)(名)人(含贬义):好色之~。
(9)(名)徒刑。
读音:chǔ,chù
[chǔ]
[ chǔ ]1. 居住:穴居野处。
2. 存在,置身:设身处地。处心积虑。处世。
3. 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处。
4. 决定,决断:处理。
5.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处罚。处决。
6. 止,隐退:处暑。
[ chù ]1. 地方:处处。处所。
2. 点,部分:长(cháng )处。好处。
3. 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办事处。筹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