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疏
【拼音】:diāo shū
【注音】:ㄉ一ㄠㄕㄨ
【结构】:雕(左右结构)疏(左右结构)
【繁体】:彫疏
词语解释亦作“彫疎”。凋零,零落。
基础解释见/'雕疏/'。
引证解释⒈亦作“彫疎”。凋零,零落。引唐韦应物《张彭州前与缑氏冯少府各惠寄一篇多故未答张已云殁因追哀叙事兼远简冯生》诗:“髮鬢已云白,交友日彫疏。”宋苏辙《和毛君州宅八咏·翠樾亭》:“簷间翠樾彫疎尽,却放墙东好月来。”
综合释义亦作“彫疎”。凋零,零落。唐韦应物《张彭州前与缑氏冯少府各惠寄一篇多故未答张已云殁因追哀叙事兼远简冯生》诗:“髮鬢已云白,交友日彫疏。”宋苏辙《和毛君州宅八咏·翠樾亭》:“簷间翠樾彫疎尽,却放墙东好月来。”
汉语大词典亦作“彫疏”。凋零,零落。唐韦应物《张彭州前与缑氏冯少府各惠寄一篇多故未答张已云殁因追哀叙事兼远简冯生》诗:“发鬓已云白,交友日彫疏。”宋苏辙《和毛君州宅八咏·翠樾亭》:“檐间翠樾彫疏尽,却放墙东好月来。”
其他释义1.见'雕疏'。
读音:diāo
[diāo]
(1)(名)猛禽类鸟:老~。
(2)(动)在竹木、玉石、金属等上面刻画:~刻。
读音:shū
[shū]
(1)(动)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
(2)(形)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林|~星。
(3)(形)关系远;不亲近;不熟悉:~远|生~。
(4)(动)疏忽:~于防范。
(5)(形)空虚:志大才~。
(6)(动)分散;使从密变稀:~散。
(7)姓。
(8)(名)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
(9)(名)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