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爨
【拼音】:dōng cuàn
【结构】:东(独体结构)爨(上中下结构)
【繁体】:東爨
词语解释古代爨族的一支。居地相当于今云南东部。东爨[dōngcuàn]⒈古代爨族的一支。居地相当于今云南东部。
引证解释⒈古代爨族的一支。居地相当于今云南东部。唐樊绰《蛮书·名类》:“西爨、白蛮也。参阅《元史·地理志四》。引东爨,乌蛮也……在曲靖州、弥鹿川、升麻川,南至步头,谓之东爨。”
网络解释东爨东爨,古族名。分布于今云南、四川南部、贵州西部一带。以乌蛮为主。向与南诏通婚姻。其种族分为七部落。地多牛马,无布帛,以皮革为衣服。居民或事农业,或事畜牧,也有半农半畜牧的。今云南彝、纳西、僳僳为其后裔。
汉语大词典古代爨族的一支。居地相当于今云南东部。唐樊绰《蛮书·名类》:“西爨、白蛮也。东爨,乌蛮也……在曲靖州、弥鹿川、升麻川,南至步头,谓之东爨。”参阅《元史·地理志四》。
其他释义1.古代爨族的一支。居地相当于今云南东部。
读音:dōng
[dōng]
(1)(名)方向名;指日出的一边:~方。
(2)(名)主人;请客的人:房~。
(3)(名)姓。
读音:cuàn
[cuàn]
1.烧火煮饭:分~。分居异~(旧时指弟兄分家过日子)。
2.灶:执~。
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