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缓
【拼音】:xú huǎn
【注音】:ㄒㄨˊㄏㄨㄢˇ
【结构】:徐(左右结构)缓(左右结构)
【简体】:徐缓
【繁体】:徐緩
词语解释徐缓xúhuǎn。(1)延缓;缓慢。徐缓[xúhuǎn]⒈延缓;缓慢。例水流徐缓。英slow;
基础解释(形)缓慢:节奏~。
引证解释⒈延缓。引《三国志·魏志·邓艾传》:“然大举之后,将士疲劳,不可便用,且徐缓之。”⒉缓慢。引叶圣陶《火灾集·小蚬的回家》:“初出的粉蝶还很软弱,只在田岸旁的小紫花附近飞飞歇歇,引得孩子的脚步徐缓了。”
网络解释徐缓徐缓:教师
综合释义延缓。《三国志·魏志·邓艾传》:“然大举之后,将士疲劳,不可便用,且徐缓之。”缓慢。叶圣陶《火灾集·小蚬的回家》:“初出的粉蝶还很软弱,只在田岸旁的小紫花附近飞飞歇歇,引得孩子的脚步徐缓了。”
汉语大词典(1).延缓。《三国志·魏志·邓艾传》:“然大举之后,将士疲劳,不可便用,且徐缓之。”(2).缓慢。叶圣陶《火灾集·小蚬的回家》:“初出的粉蝶还很软弱,只在田岸旁的小紫花附近飞飞歇歇,引得孩子的脚步徐缓了。”
国语辞典缓慢,如:「他说起话来语调徐缓,用词倒是十分得体,立场也非常坚定。」徐缓[xúhuǎn]⒈缓慢。例如:「他说起话来语调徐缓,用词倒是十分得体,立场也非常坚定。」⒉延缓。引《三国志·卷二八·魏书·王毋丘诸葛邓钟传·邓艾》:「然大举之后,将士疲劳,不可便用,且徐缓之。」
辞典修订版缓慢,如:「他说起话来语调徐缓,用词倒是十分得体,立场也非常坚定。」延缓。《三国志.卷二八.魏书.王毋丘诸葛邓锺传.邓艾》:「然大举之后,将士疲劳,不可便用,且徐缓之。」
其他释义1.延缓。2.缓慢。
近义词 快速
1.“你不能继续跟他住在一起了,”海丝特说,语气徐缓而坚定。
2.萧逸与玉瑶仙看着石壁破碎之后竟仍是深远非常,同时,那笑声如同绕梁之音徐徐缓缓不绝于耳。
3.眼窝肿痛、心跳加快、心动徐缓,心前区疼痛,肢体发冷,肢体、头颈、面部、发麻疼痛。
4.声音重复均匀,徐缓得有如丧钟敲响。
5.有些段落他演奏得异常徐缓,听上去有些忧伤。
6.时光如水从我身上徐徐缓缓地淌泻,轻轻快快,滑滑溜溜,只知身在水中,却不觉水流。
7.宝儿尖尖十指将细小的算珠儿点拨的骤风暴雨般的快,飞沙走石一样的响,犹如一首嘈嘈切切的琵琶曲与随风而来的优雅徐缓的笛音相和。
8.因此运动员在静息状态下表现出心动徐缓及呼吸频率低等。
9.他老了,走路也变得徐缓了很多。
10.那艘巨舰率同护卫的驱逐舰徐缓地向前驶去。
读音:xú
[xú]
1. 缓,慢慢地:徐步。徐缓。徐图。徐徐。
2. 姓。
读音:huǎn
[huǎn]
(1)(形)迟;慢:迟~|~慢|~步向前。
(2)(动)延缓;推迟:~期|~几天再办。
(3)(形)缓和;不紧张:~冲|~急。
(4)(动)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过来。
(5)(形)坡度小:~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