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口张舌
【拼音】:piàn kǒu zhāng shé
【注音】:ㄆ一ㄢˋㄎㄡˇㄓㄤㄕㄜˊ
【词性】:成语。
【简体】:骗口张舌
【繁体】:騙口張舌
词语解释搬弄唇舌。骗口张舌[piànkǒuzhāngshé]⒈搬弄唇舌。
引证解释⒈搬弄唇舌。引元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你道是同心共胆,还待要骗口张舌,我只问你三回两歇,怎送的我二足双瘸!”《金瓶梅词话》第八三回:“娘不打与你这奴才几下,收他骗口张舌,葬送主子。”明无名氏《南牢记》第二折:“听了你骗口张舌无大小,卖弄美貌妖嬈。”
综合释义搬弄唇舌。元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你道是同心共胆,还待要骗口张舌,我只问你三回两歇,怎送的我二足双瘸!”《金瓶梅词话》第八三回:“娘不打与你这奴才几下,收他骗口张舌,葬送主子。”明无名氏《南牢记》第二折:“听了你骗口张舌无大小,卖弄美貌妖嬈。”骗口张舌[piànkǒuzhāngshé]修订本参考资料:卖弄口舌?搬弄是非。元˙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你道是同心共胆,还待要骗口张舌。金瓶梅˙第八十三回:这春梅归房,一五一十对妇人说:娘不打与你这奴才几下,教他骗口张舌,葬送主子,就是一般!亦作片口张舌?张舌骗口。
网友释义骗口张舌是汉语词汇,拼音piànkǒuzhāngshé,出自马陵道。
汉语大词典搬弄唇舌。元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你道是同心共胆,还待要骗口张舌,我只问你三回两歇,怎送的我二足双瘸!”《金瓶梅词话》第八三回:“娘不打与你这奴才几下,收他骗口张舌,葬送主子。”明无名氏《南牢记》第二折:“听了你骗口张舌无大小,卖弄美貌妖娆。”
国语辞典卖弄口舌、搬弄是非。元.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你道是同心共胆,还待要骗口张舌。」《金瓶梅.第八三回》:「这春梅归房,一五一十对妇人说:『娘不打与你这奴才几下,教他骗口张舌,葬送主子,就是一般!』」也作「片口张舌」、「张舌骗口」。骗口张舌[piànkǒuzhāngshé]⒈卖弄口舌、搬弄是非。元·无名氏也作「片口张舌」、「张舌骗口」。引《马陵道·第四折》:「你道是同心共胆,还待要骗口张舌。」《金瓶梅·第八三回》:「这春梅归房,一五一十对妇人说:『娘不打与你这奴才几下,教他骗口张舌,葬送主子,就是一般!』」成语解释骗口张舌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卖弄口舌?搬弄是非。元˙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你道是同心共胆,还待要骗口张舌。金瓶梅˙第八十三回:这春梅归房,一五一十对妇人说:娘不打与你这奴才几下,教他骗口张舌,葬送主子,就是一般!亦作片口张舌?张舌骗口。
其他释义搬弄唇舌。亦作“片口张舌”。
近义词 片口张舌
读音:piàn
[piàn]
(1)(动)用谎言或诡计使人上当;欺骗:~人|受~。
(2)(动)用欺骗的手段取得:~钱。见〔骗马〕、〔骗腿儿〕。
读音:kǒu
[kǒu]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读音:zhāng
[zhāng]
1. 开,展开:张开。张目(a.睁大眼睛;b.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张张”)。张榜。铺张。张灯结彩。纲举目张。
2. 商店开业:开张。
3. 拉紧:紧张。张力。
4. 扩大,夸大:夸张。
5. 放纵,无拘束:乖张。嚣张。
6. 料理,应酬:张罗。
7. 惊惶,慌忙:张惶失措。
8. 看,望:张望。
9.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10. 量词:一张纸。三张桌子。几张嘴。两张弓。
11. 姓。
读音:shé
[shé]
(1)(名)舌头。
(2)(名)像舌头的东西:火~。
(3)(名)铃或铎中的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