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一夫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一夫

一夫

【拼音】:yī fū

【注音】:一ㄈㄨ

【结构】:一(独体结构)夫(独体结构)

【简体】:一夫

【繁体】:一夫

解释

词语解释一人。指男人。特指一个农夫。借指地积,方百步或百亩。犹言独夫。指众叛亲离的人,暴君。一夫[yīfū]⒈一人。指男人。特指一个农夫。借指地积,方百步或百亩。犹言独夫。指众叛亲离的人,暴君。

引证解释⒈一人。指男人。引《书·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孔颖达疏:“无求备于一人。”《汉书·谷永传》:“秦居平土,一夫大呼而海内崩析者,刑罚深酷,吏行残贼也。”宋苏轼《与滕达道书》:“一夫进退何足道。”⒉特指一个农夫。引《孟子·万章下》:“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魏书·高祖纪》:“太和元年詔曰:一夫制治田四十亩,中男二十亩。无令人有餘力,地有遗利。”宋欧阳修《解官后答韩魏公见寄》诗:“老为南亩一夫去,犹是东宫二品臣。”⒊犹言独夫。指众叛亲离的人,暴君。引《孟子·梁惠王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紂矣,未闻弑君也。”《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一夫从横,则城池自夷,岂不危哉?”李善注:“一夫谓董卓也。”⒋借指地积,方百步或百亩。引《周礼·考工记·匠人》:“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郑玄注:“方各百步。”贾公彦疏:“盖市曹司次介次所居之处与天子二朝,皆居一夫之地,各方百步也。”《新唐书·食货志二》:“古者百亩地号一夫,盖一夫授田不得过百亩。”

网络解释一夫(汉语词语)一夫,独夫,指暴君;一人。见《孟子·万章下》:“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

综合释义一人。指男人。《书·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孔颖达疏:“无求备于一人。”《汉书·谷永传》:“秦居平土,一夫大呼而海内崩析者,刑罚深酷,吏行残贼也。”宋苏轼《与滕达道书》:“一夫进退何足道。”特指一个农夫。《孟子·万章下》:“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魏书·高祖纪》:“太和元年詔曰:一夫制治田四十亩,中男二十亩。无令人有餘力,地有遗利。”宋欧阳修《解官后答韩魏公见寄》诗:“老为南亩一夫去,犹是东宫二品臣。”犹言独夫。指众叛亲离的人,暴君。《孟子·梁惠王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紂矣,未闻弑君也。”《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一夫从横,则城池自夷,岂不危哉?”李善注:“一夫谓董卓也。”借指地积,方百步或百亩。《周礼·考工记·匠人》:“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郑玄注:“方各百步。”贾公彦疏:“盖市曹司次介次所居之处与天子二朝,皆居一夫之地,各方百步也。”《新唐书·食货志二》:“古者百亩地号一夫,盖一夫授田不得过百亩。”一夫[yīfū]一人。《书经.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一夫奋臂,举州同声。」独夫。指暴君。《孟子.梁惠王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汉语大词典(1).一人。指男人。《书·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孔颖达疏:“无求备于一人。”《汉书·谷永传》:“秦居平土,一夫大呼而海内崩析者,刑罚深酷,吏行残贼也。”宋苏轼《与滕达道书》:“一夫进退何足道。”(2).特指一个农夫。《孟子·万章下》:“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魏书·高祖纪》:“太和元年诏曰:一夫制治田四十亩,中男二十亩。无令人有馀力,地有遗利。”宋欧阳修《解官后答韩魏公见寄》诗:“老为南亩一夫去,犹是东宫二品臣。”(3).犹言独夫。指众叛亲离的人,暴君。《孟子·梁惠王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一夫从横,则城池自夷,岂不危哉?”李善注:“一夫谓董卓也。”(4).借指地积,方百步或百亩。《周礼·考工记·匠人》:“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郑玄注:“方各百步。”贾公彦疏:“盖市曹司次介次所居之处与天子二朝,皆居一夫之地,各方百步也。”《新唐书·食货志二》:“古者百亩地号一夫,盖一夫授田不得过百亩。”

国语辞典一人。一夫[yīfū]⒈一人。引《书经·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一夫奋臂,举州同声。」⒉独夫。指暴君。引《孟子·梁惠王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辞典修订版一人。《书经.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一夫奋臂,举州同声。」独夫。指暴君。《孟子.梁惠王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其他释义1.一人。指男人。2.特指一个农夫。3.犹言独夫。指众叛亲离的人,暴君。4.借指地积,方百步或百亩。

一夫造句更多 >>

1.高渐离手执水寒屹立隘口,一夫当关万夫莫摧,也没有再给雪女半个流连的眼神。

2.虎牢关,据说乃是周朝天子关老虎的地方,又因此处南北高山峻岭,隘口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不知不觉,便看到前方有一个狭隘的谷口,正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4.据冯战得到的消息,西北天水郡南部有一处关隘,此处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5.是啊,天晓得呢?你的小男孩长大后可能去搞同性恋让人爆菊花,也可能在一夫一妻制中和他的伴侣恩恩爱爱白头偕老,甚至他都可能去当个清心寡欲的僧侣。

6.我在家里倒数一,老婆天大排第一。夫人说啥我干啥,不能不服要注意。安排今日来做饭,妻子靓扮新衣装。花枝招展馋人眼,自言自语说漂亮。三八节日愿你喜,姐妹聚集赛艳丽。

7.然后众人退回了洞内,一回到洞内老人把守着洞口,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8.放几人把住小道关口,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9.有一夫妻闹别扭。女的拿一扫把追着男的打。男的没地跑。钻到床下面。女的追得抓住男的脚:你到底出来不出来?男:男子汉大丈夫说不出来就不出来。

10.遥想万人敌项羽雄霸楚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字义分解

读音:yī

[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fū,fú

[fū]

[ fū ]

1.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夫。农夫。万夫不当之勇。

2.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夫役。拉夫。

3. 〔夫子〕a.旧时对学者的称呼;b.旧时称老师;c.旧时妻称夫;d.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

4.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夫。夫妇。

[ fú ]

1. 文言发语词:夫天地者。

2. 文言助词:逝者如斯夫。

3. 文言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或“那”:夫猫至。

上一个:夜夫

下一个:驿夫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