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嘴
【拼音】:duì zuǐ
【注音】:ㄉㄨㄟˋㄗㄨㄟˇ
【结构】:对(左右结构)嘴(左右结构)
【简体】:对嘴
【繁体】:對嘴
词语解释辩论。对嘴[duìzuǐ]⒈辩论。
引证解释⒈辩论。引元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你只想马大浑家做永远妻,送的我有去无归。既不唦,你两个赶到中途有何意?喒与你对嘴,对嘴。”
网络解释对嘴(周笔畅歌曲《对嘴》)《对嘴》是周笔畅演唱的一首歌曲,歌曲由陈小霞作曲,姚若龙作词,歌曲收录在周笔畅2011新专辑《黑择明》中,于2011年11月12日发行。
综合释义辩论。元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你只想马大浑家做永远妻,送的我有去无归。既不唦,你两个赶到中途有何意?喒与你对嘴,对嘴。”当面对证。元.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你只想马大浑家做永远妻。送的我有去无归,既不唦你两个赶到中途有何意,喒与你对嘴,对嘴。」也作「对口词」。节目演出时,为了消除方言隔阂或克服录音技术问题,于是先将节目拍成无声影片,然后再依演员动作及嘴形,一句一句的配上对白。另外,歌唱时直接由录音代为播放歌曲,而歌者本身只以口形相配合,也称为「对嘴」。
汉语大词典辩论。元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你只想马大浑家做永远妻,送的我有去无归。既不唦,你两个赶到中途有何意?咱与你对嘴,对嘴。”
国语辞典当面对证。元.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你只想马大浑家做永远妻。送的我有去无归,既不唦你两个赶到中途有何意,喒与你对嘴,对嘴。」也作「对口词」。对嘴[duìzuǐ]⒈当面对证。元·李行道也作「对口词」。引《灰阑记·第四折》:「你只想马大浑家做永远妻。送的我有去无归,既不唦你两个赶到中途有何意,喒与你对嘴,对嘴。」⒉节目演出时,为了消除方言隔阂或克服录音技术问题,于是先将节目拍成无声影片,然后再依演员动作及嘴形,一句一句的配上对白。另外,歌唱时直接由录音代为播放歌曲,而歌者本身只以口形相配合,也称为「对嘴」。
辞典修订版当面对证。元.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你只想马大浑家做永远妻。送的我有去无归,既不唦你两个赶到中途有何意,喒与你对嘴,对嘴。」也作「对口词」。节目演出时,为了消除方言隔阂或克服录音技术问题,于是先将节目拍成无声影片,然后再依演员动作及嘴形,一句一句的配上对白。另外,歌唱时直接由录音代为播放歌曲,而歌者本身只以口形相配合,也称为「对嘴」。
辞典简编版歌唱时,由幕后代为播放歌曲,歌者本身只以口形配合。 【造句】录制表演歌曲节目时,为了避免杂音干扰,多采取对嘴的方式录影。
其他释义1.辩论。
1.王阳明暗夜“嘴对嘴”喂食蔡诗芸闪瞎了。
2.同时,他公开私相簿,将他与新加坡美丽女星孙佳君嘴对嘴亲吻的肉紧照曝光,并披露多位富豪情史,据悉曾令不少女星担心自己成为爆料对象而惶恐不安。
3.但人们担心与一个陌生人嘴对嘴吹气会得病,而且,这种训练易被忘记,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容易忘。
4.与其他鹭科动物不同,海南虎斑鳽对雏鸟的喂食全程都是嘴对嘴进行。
5.到星期六,当数百人挤进一家小酒馆里观看对嘴唇的歌剧表演并参与一场静悄悄的赞助艾滋病孤儿的拍卖时,之前任何挥之不去的焦虑似乎全都烟消云散了。
6.国庆节手牵手,幸福美满到永久。国庆节脸贴脸,共同踏过困难与艰险。国庆节嘴对嘴,一生一世不后悔。国庆节头碰头,共同偕老到白头。祝国庆新婚愉快!
7.,梁跃说着拿起了这瓶啤酒,是嘴对嘴长流水,“咕咚咕咚”。
8.大海啊,一片盐水;骏马啊,四条骨腿;情侣啊,全是嘴对嘴。在这个深秋的光棍节,寒意很真切。紧急号召所有的单身同胞快快找到另一半一起过冬吧!
9.被告涉嫌与该名女学生发展师生恋数月,今年五月间五度非礼女童,更与她拍下“嘴对嘴”贴纸相。
10.新婚手牵手,幸福到永久;新婚脸贴脸,同甘与共苦;新婚嘴对嘴,一生不后悔;新婚头挨头,注定到白头。大喜的日子恭贺有情人情牵一世喜结良缘,永结同心百年好合,祝新婚快乐。
读音:duì
[duì]
(1)(名)对子:喜~。
(2)(动)回答:~答如流。
(3)(动)向着、朝着:枪口~着敌人。
(4)(动)对待:~事不~人。
(5)(动)使两个东西配合或接触:~个火儿。
(6)(动)照着样检查:校~。
(7)(动)调整使合于一定标准:~时间。
(8)(动)搀和(多指液体):汤里~点水。
(9)(动)平均分成两份:~半儿。
(10)(形)对面的;敌对的:~手。
(11)(形)正确、正常、适合:这话很~。
(12)(量)双:一~杯子。
(13)(介)朝、向;用法跟“对于”差不多:~困难不能屈服。
读音:zuǐ
[zuǐ]
(1)(名)口的通称
(2)(名)(~儿)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奶~儿|壶~儿|烟~儿。
(3)(动)说话: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