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平正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平正

平正

【拼音】:píng zheng

【简体】:平正

【繁体】:平正

解释

词语解释⒈ 不歪斜。例:他墁的砖又平正又密合。英:right;⒉ 公平正直。英:fairandjust;平正[píngzhèng]⒈不歪斜。例他墁的砖又平正又密合。英right;⒉公平正直。英fairandjust;

基础解释∶不歪斜他墁的砖又平正又密合∶公平正直

引证解释⒈ 端正;平整。引:《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百喻经·见他人涂舍喻》:“昔有一人,往至他舍,见他屋舍墙壁涂治,其地平正,清浄甚好。”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自唐至本朝,中书门下出勑,其勑字皆平正浑厚。”《红楼梦》第一〇三回:“薛姨妈便道:‘……如今把媳妇权放平正,好等官来相验。’”张天翼《儿女们》:“他那年遇着龙风吹歪了脸,拿桃叶和头发什么的诊好了,可是脸子还有点不平正,左边还常常抽痉。”⒉ 公平正直。引:汉晁错《举贤良对策》:“立法若此,可谓平正之吏矣。”《后汉书·郑太传》:“今明公秉国平正,讨灭宦竖,忠义克立。”⒊ 犹言调整,调节。引:《周礼·地官·肆长》:“陈其货贿,名相近者,相远也;实相近者,相尔也,而平正之。”⒈端正;平整。引《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百喻经·见他人涂舍喻》:“昔有一人,往至他舍,见他屋舍墙壁涂治,其地平正,清浄甚好。”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自唐至本朝,中书门下出勑,其勑字皆平正浑厚。”《红楼梦》第一〇三回:“薛姨妈便道:‘……如今把媳妇权放平正,好等官来相验。’”张天翼《儿女们》:“他那年遇着龙风吹歪了脸,拿桃叶和头发什么的诊好了,可是脸子还有点不平正,左边还常常抽痉。”⒉公平正直。引汉晁错《举贤良对策》:“立法若此,可谓平正之吏矣。”《后汉书·郑太传》:“今明公秉国平正,讨灭宦竖,忠义克立。”⒊犹言调整,调节。引《周礼·地官·肆长》:“陈其货贿,名相近者,相远也;实相近者,相尔也,而平正之。”

综合释义端正;平整。《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百喻经·见他人涂舍喻》:“昔有一人,往至他舍,见他屋舍墙壁涂治,其地平正,清浄甚好。”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自唐至本朝,中书门下出勑,其勑字皆平正浑厚。”《红楼梦》第一○三回:“薛姨妈便道:‘……如今把媳妇权放平正,好等官来相验。’”张天翼《儿女们》:“他那年遇着龙风吹歪了脸,拿桃叶和头发什么的诊好了,可是脸子还有点不平正,左边还常常抽痉。”公平正直。汉晁错《举贤良对策》:“立法若此,可谓平正之吏矣。”《后汉书·郑太传》:“今明公秉国平正,讨灭宦竖,忠义克立。”犹言调整,调节。《周礼·地官·肆长》:“陈其货贿,名相近者,相远也;实相近者,相尔也,而平正之。”平正[píngzheng]平直不歪斜。如:「他砌的砖墙既密合又平正。」公正平大。《淮南子.主术》:「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网友释义平正,指端正;平整。

汉语大词典(1).端正;平整。《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百喻经·见他人涂舍喻》:“昔有一人,往至他舍,见他屋舍墙壁涂治,其地平正,清净甚好。”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自唐至本朝,中书门下出敕,其敕字皆平正浑厚。”《红楼梦》第一○三回:“薛姨妈便道:‘……如今把媳妇权放平正,好等官来相验。’”张天翼《儿女们》:“他那年遇着龙风吹歪了脸,拿桃叶和头发什么的诊好了,可是脸子还有点不平正,左边还常常抽痉。”(2).公平正直。汉晁错《举贤良对策》:“立法若此,可谓平正之吏矣。”《后汉书·郑太传》:“今明公秉国平正,讨灭宦竖,忠义克立。”(3).犹言调整,调节。《周礼·地官·肆长》:“陈其货贿,名相近者,相远也;实相近者,相尔也,而平正之。”

国语辞典⒈ 平直不歪斜。例:如:「他砌的砖墙既密合又平正。」近公平公正⒉ 公正平大。引:《淮南子·主术》:「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平正[píngzhèng]⒈平直不歪斜。例如:「他砌的砖墙既密合又平正。」近公平公正⒉公正平大。引《淮南子·主术》:「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辞典修订版平直不歪斜,如:「他砌的砖墙既密合又平正。」公正平大。《淮南子.主术》:「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其他释义1.端正;平整。2.公平正直。3.犹言调整,调节。

平正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公道 公正 公允 公平 平允

平正造句更多 >>

1.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2.他呼吁侦查单位应该继续追查林正伟的枪支来源以及枪击对象,“若相关疑点未能厘清,甚且变成历史悬案,则不啻为对所揭橥之公平正义理念最大的讽刺!”。

3.细听能力,办理题目,平正感,值得信赖都只是一位好上司的标识表记标帜的一部分。

4.他的榜书大字笔力扛鼎,于端庄中见姿态,于平正中寓变化,以厚为巧,以古为新,自有风骨。

5.,相信公平、正义、真相、事实的力量,相信社会总是要进步的,而社会进步是离不开包括新闻从业者在内的社会公众的协力推动,所谓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6.要在实践中使之转化为公民的自觉行动,必须加大教育引导力度,激励公民道德实践与追求;必须强化约束规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大力褒奖道德典范,培育公民"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7.等横幅楷书,似隶非隶,近楷非楷,纯粹魏碑书风,圆厚华润,平正冲和,安静深穆,风度端凝。

8.要维护社会公平正当竞争,形成良好的优胜劣汰机制,该破产的要破产,不破不立,每天都有新的公司注册成立,也应该有亏损企业倒闭破产。

9.它笔直、整齐、冷酷、垂直,是用角尺、拉线和铅锤来达到这一平正和划一的。

10.其中竖弯钩等笔画仍是隶笔,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

字义分解

读音:píng

[píng]

(1)(形)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坦|~板|路很~。

(2)(动)使平:~了三亩地。

(3)(动)跟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槽|~列|~局。

(4)(形)平均;公平:~分|持~之论。

(5)(形)安定:风~浪静|心~气和。

(6)(动)武力镇压;平定:~叛|~乱。

(7)(动)抑止(怒气):你~~气。

(8)(形)经常的;普通的:~时|~淡。

(9)(名)平声:~仄|~上去入。(Pínɡ)姓。

读音:zhèng,zhēng

[zheng]

[ zhèng ]

1.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7. 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ù)。

12. 姓。

[ zhēng ]

1.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上一个:劈头劈脸

下一个:欧姆定律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