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圭
【拼音】:xī guī
【注音】:ㄒ一ㄍㄨㄟ
【结构】:锡(左右结构)圭(上下结构)
【繁体】:錫圭
词语解释1.见'锡珪'。
基础解释见/'锡珪/'。
引证解释⒈见“锡珪”。
汉语大词典亦作“钖圭”。圭,古代诸侯朝聘时所执的玉制礼器。帝王封爵授土时,赐圭以为信物。后泛指授以高官重爵。南朝梁沈约《刘领军封侯诏》:“宜锡圭裂壤,允副佥属,可封开国县侯,食邑二千户。”《梁书·元帝纪》:“以锡圭之功,既归有道;当璧之礼,允属圣明。”《旧唐书·儒学传上·敬播》:“今有高官重爵,本荫唯逮子孙;祚土锡圭,馀光不及昆季。”
1.学位仅为晋身之阶的当下,还有一个三轮车夫痴迷古文字,也算是件值得裘锡圭先生高兴的事。
2.2009年3月,包括裘锡圭在内的三名教授联名上书教育部,请求特批授予蔡伟博士准考资格。[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3.2009年3月,包括裘锡圭在内的三名教授联名上书教育部,请求特批授予蔡伟博士准考资格。(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
读音:xī
[xī]
(1)(名)一种金属。
(2)(动)赐给。
读音:guī
[guī]
(1)(名)古代帝王诸侯举行礼仪时所用的玉器;上尖下方。
(2)(名)指圭表。
(3)(量)古代容量单位;一升的十万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