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面雷
【拼音】:bǎi miàn léi
【注音】:ㄅㄞˇㄇ一ㄢˋㄌㄟˊ
【结构】:百(上下结构)面(独体结构)雷(上下结构)
【简体】:百面雷
【繁体】:百面雷
词语解释1.宋苏轼《惜花》诗:'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彻凉州花自开。'原谓许多腰鼓的巨声。后因以'百面雷'指众腰鼓。
基础解释后因以/'百面雷/'指众腰鼓。
引证解释⒈原谓许多腰鼓的巨声。后因以“百面雷”指众腰鼓。引宋苏轼《惜花》诗:“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彻凉州花自开。”宋范成大《元夕后连阴》诗:“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凉州百面雷。”
网络解释百面雷bǎimiànléi
综合释义宋苏轼《惜花》诗:“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彻凉州花自开。”原谓许多腰鼓的巨声。后因以“百面雷”指众腰鼓。宋范成大《元夕后连阴》诗:“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凉州百面雷。”后因以'百面雷'指众腰鼓。宋.范成大〈元夕后连阴〉诗:「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凉州百面雷。」
汉语大词典宋苏轼《惜花》:“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彻凉州花自开。”原谓许多腰鼓的巨声。后因以“百面雷”指众腰鼓。宋范成大《元夕后连阴》诗:“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凉州百面雷。”
国语辞典敲打腰鼓时,所发出的如雷响声。比喻声音宏大响亮。
辞典修订版敲打腰鼓时,所发出的如雷响声。比喻声音宏大响亮。宋.范成大〈元夕后连阴〉诗:「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凉州百面雷。」
读音:bǎi
[bǎi]
(1)(名)数目十个十:二~个学生。
(2)(名)表示很多:~货|~花齐放|~科全书。
读音:miàn
[miàn]
(1)(名)头的前部;脸:~孔。
(2)(动)向着:背山~水。
(3)(名)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桌~|~儿。
(4)(动)当面:~谈|~洽。
(5)(名)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的正面:鞋~|~儿。
(6)(名)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平~|~积。
(7)(名)部位或方面:正~|片~。
(8)(助)方位词后缀:上~|前~|外~|西~。
(9)(量)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
(10)(量)用于会见的次数:一~镜子。
(11)(名)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
(12)(名)(~儿)粉末:药~儿。
(13)(名)面条:挂~|切~。
(14)(形)〈方〉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瓜。
读音:léi
[léi]
1. 由于下雨时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空中闪电发出的强大的声音:雷电。雷鸣。雷动。雷雨。雷霆。雷厉风行。
2. 军事用的爆炸武器:地雷。鱼雷。布雷。扫雷。雷管。
3. 〔雷池〕古水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望江县。现用于成语“不敢越雷雷一步”,喻不敢越出一定的范围。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