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旦
【拼音】:chí dàn
【注音】:ㄔˊㄉㄢˋ
【结构】:迟(半包围结构)旦(上下结构)
【繁体】:遲旦
词语解释犹迟明。迟旦[chídàn]⒈犹迟明。
引证解释⒈犹迟明。引《汉书·南粤王传》:“迟旦,城中皆降伏波。”《新唐书·外戚传·韦温》:“后(韦后)死,迟旦斩温,分捕诸韦子弟,无少长皆斩。”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赵城虎》:“媪方怨宰之不杀虎以偿子也,迟旦,启扉,则有死鹿。”
网络解释迟旦迟旦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迟明。
汉语大词典犹迟明。《汉书·南粤王传》:“迟旦,城中皆降伏波。”《新唐书·外戚传·韦温》:“后(韦后)死,迟旦斩温,分捕诸韦子弟,无少长皆斩。”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赵城虎》:“媪方怨宰之不杀虎以偿子也,迟旦,启扉,则有死鹿。”
其他释义1.犹迟明。
读音:chí
[chí]
(1)(形)慢:~缓(缓慢)|~~不决。
(2)(形)比规定的时间或合适的时间靠后:~到。
(3)姓。
读音:dàn
[dàn]
(1)(名)天亮:通宵达~。
(2)(名)(某一)天:元~。
(3)(名)传统戏剧中扮演妇女的角色名:花~。
(4)(名)纤度单位;9000米长的纤维重量为多少克;它的纤维度就是多少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