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归
【拼音】:yán guī
【注音】:一ㄢˊㄍㄨㄟ
【结构】:言(独体结构)归(左右结构)
【繁体】:言歸
词语解释1.回归。言﹐助词。《诗.周南.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一说为我归。毛传﹕'言﹐我也。'2.《诗.周南.葛覃》有'言告言归'之句﹐因以'言归'指《诗.葛覃》篇。
基础解释回归。言﹐助词。《诗.周南.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一说为我归。毛传﹕/'言﹐我也。/'《诗.周南.葛覃》有/'言告言归/'之句﹐因以/'言归/'指《诗.葛覃》篇。
引证解释⒈回归。言,助词。引《诗·周南·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一说为我归。毛传:“言,我也。”唐道宣《续高僧传·译经四·玄奘》:“奘少离桑梓,白首言归,访问亲故,零落殆尽。”清万寿祺《答武进刘十》诗:“乱瘼何畤已?言归耕墓田。”清方文《舟次三山》诗:“泊泊岁将暮,言归尚未能。”⒉《诗·周南·葛覃》有“言告言归”之句,因以“言归”指《诗·葛覃》篇。引宋苏轼《集英殿秋宴教坊词·放队》:“羽觴湛湛,方陈《既醉》之诗,鼉鼓渊渊,復奏‘言归’之曲。”
网络解释言归言归,yánguī,ㄧㄢˊㄍㄨㄟ,指(1).回归。言,助词。(2).《诗·周南·葛覃》有“言告言归”之句,因以“言归”指《诗·葛覃》篇。
综合释义回归。言,助词。《诗·周南·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一说为我归。毛传:“言,我也。”唐道宣《续高僧传·译经四·玄奘》:“奘少离桑梓,白首言归,访问亲故,零落殆尽。”清万寿祺《答武进刘十》诗:“乱瘼何畤已?言归耕墓田。”清方文《舟次三山》诗:“泊泊岁将暮,言归尚未能。”《诗·周南·葛覃》有“言告言归”之句,因以“言归”指《诗·葛覃》篇。宋苏轼《集英殿秋宴教坊词·放队》:“羽觴湛湛,方陈《既醉》之诗,鼉鼓渊渊,復奏‘言归’之曲。”
汉语大词典(1).回归。言,助词。《诗·周南·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一说为我归。毛传:“言,我也。”唐道宣《续高僧传·译经四·玄奘》:“奘少离桑梓,白首言归,访问亲故,零落殆尽。”清万寿祺《答武进刘十》诗:“乱瘼何畤已?言归耕墓田。”清方文《舟次三山》诗:“泊泊岁将暮,言归尚未能。”(2).《诗·周南·葛覃》有“言告言归”之句,因以“言归”指《诗·葛覃》篇。宋苏轼《集英殿秋宴教坊词·放队》:“羽觞湛湛,方陈《既醉》之诗,鼍鼓渊渊,复奏‘言归’之曲。”
1.吕苑荷与康安邦一直比较恩爱,虽然在康少宇的问题上,两个人也经常顶嘴吵架,但原来每次吵过后,两口子很快就会言归于好。
2.在得知她安然无恙时他真想感谢苍天,他简直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想马上飞奔到于瑾瑶身边,跟她言归于好。
3.言归正传,再说一说圣母院的门脸儿吧。这座雄伟庄严的主教堂令人骇然,正如其编年史学家所云:见其宏伟,游人无不目瞪口呆。当我们诚惶诚恐前去瞻仰时,它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是个什么样子,我们在这里再做些描述吧。
4.最后战争结束了,走兽和鸟类言归和好,双方都知道了蝙蝠的行为。
5.小明和小刚闹别扭,经过我们调解,如今又言归于好了。
6.闹别扭的两个朋友又言归于好了。
7.我等此去,只希望化干戈为玉帛,让诸位老人言归于好。
8.我们言归于好的第三天,导员通知我补考。
9.跟往常一样,我们还是言归正传吧!
10.当时与燕飞夫妻二人吵翻了,她认为一向疼爱的燕飞二人很快就想通此事,回心转意的言归于好,重拾天伦之乐。
读音:yán
[yán]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
读音:guī
[guī]
1. 返回,回到本处:归国。归程。归侨。归宁(回娘家看望父母)。归省(
)(回家探亲)。归真反璞。2. 还给:归还。物归原主。
3. 趋向,去往:归附。众望所归。
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归并。归功。归咎。
5. 由,属于:这事归我办。归属。
6. 结局:归宿(
)。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归。
8.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归,宣其室家”。
9. 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