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年饥岁
【拼音】:xiōng nián jī suì
【注音】:ㄒㄩㄥㄋ一ㄢˊㄐ一ㄙㄨㄟˋ
【词性】:成语。
【繁体】:凶年饑歲
词语解释指荒年。凶年饥岁[xiōngniánjīsuì]⒈灾荒的年头。
引证解释⒈灾荒的年头。引《孟子·梁惠王下》:“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韩诗外传》卷三:“虽遭凶年饥岁,禹汤之水旱,而民无冻饿之色。”宋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凶年饥岁,流者填道,死者相枕。”
综合释义凶年:年成很坏。指荒年。夫为令之职,必使境内之民~免于死亡。◎宋《二程全书·外书十二》
汉语大词典灾荒的年头。《孟子·梁惠王下》:“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韩诗外传》卷三:“虽遭凶年饥岁,禹汤之水旱,而民无冻饿之色。”宋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凶年饥岁,流者填道,死者相枕。”
国语辞典闹饥荒的年岁。凶年饥岁[xiōngniánjīsuì]⒈闹饥荒的年岁。引《孟子·梁惠王下》:「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金·元好问《续夷坚志·卷二·延寿丹》:「开食之后,如更欲住食,不必服药,止以乳香汤匀之,凶年饥岁,至父子夫妇相啖。」反五谷丰登成语解释凶年饥岁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其他释义凶年:年成很坏。指荒年。
1.每遇凶年饥岁,就大量招募破产农民,又往往收编“盗贼”。
2.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
3.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
4.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
5.民众一旦遇到凶年饥岁,灾情没有及时传达给穆公,导致“上慢而残下”,民众依然过着痛苦的生活。
6.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
7.每遇凶年饥岁,就大量招募破产农民,又往往收编“盗贼”。【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8.夫为令之职,必使境内之民凶年饥岁免于死亡。◎宋《二程全书·外书十二》
读音:xiōng
[xiōng]
(1)(形)不幸的(形容死亡、灾难等现象):~事(丧事)。
(2)(形)年成很坏;饥荒:~年。
(3)(形)凶恶。
(4)(形)利害。
(5)(形)指杀害人的行为:~手。
读音:nián
[nián]
(1)(名)时间的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行历法规定平年三百六十五日;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增加一日;有三百六十六日。
(2)(名)每年的:~会|~鉴。
(3)(名)岁数。
(4)(名)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
(5)(名)时期;时代。
(6)(名)一年中庄稼的收成。
(7)(名)年节。
(8)(名)有关年节的(用品)。
(9)(名)(Nián)姓。
读音:jī
[jī]
(1)饿:~餐渴饮|如~似渴。
(2)(名)饥荒:大~。
读音:suì
[suì]
(1)岁星。
(2)(名)年:~末|年~。
(3)(名)〈书〉年成:丰~|歉~。
(4)(量)表示年龄的单位: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