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守难攻
【拼音】:yì shǒu nán gōng
【简体】:易守难攻
【繁体】:易守難攻
词语解释指易于防守且难以被攻破。
基础解释比喻坚守比攻取容易。
综合释义易于防守且难以被攻破。【造句】此地形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
辞典修订版易于防守且难以被攻破,如:「此地形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
辞典简编版易于防守且难以被攻破。 【造句】此地形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
1.因其背靠高山有天险守护,可说全无后顾之忧,只要守住前方的隘路与城墙,即能负隅顽抗,是个易守难攻的堡垒。
2.川陕甘交界之所,地处荒僻,山林密布,关隘众多,是个易守难攻之地。
3.曾在池头集住过的滕县老人许志元回忆说,当年,池头集北边的洪山口是个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山口,川军在那里消灭了不少日军。
4.林清德走遍黄河南北,最后选中了僻静优美、易守难攻的天桂山,遂以巨资建造行宫。
5.它南临苏州河紧挨租界,东面西藏路又属公共租界的英国警备区域,北面是成排的民居,日军只能主要从北面和西面发动进攻,易守难攻。
6.至于县城的守备,蒲城和澄城山路崎岖,易守难攻,又不利于大部队行动,比较安全。
7.主公,末将曾在白波谷附近抵挡过西凉铁骑的侵扰,那里易守难攻,是个绝佳的反击地点。
8.韦斯特沃的这座城池易守难攻,高耸的城墙,巨大的战壕,还有亡灵和狮鹫武士大军我可不想以卵击石。
9.金墉城偏居城隅,为整个都城的制高点,俯瞰洛阳,易守难攻。
10.面前的城池城墙高约半丈,城墙均是从熟土夯筑而成,也算就地取材,造价低廉而实用,城墙四周护城壕堑完整,也是座易守难攻之城。
读音:yì
[yì]
(1)(形)轻易;容易:~于|简~。
(2)(形)平和:平~近人。
(3)(形)〈书〉轻视。
(4)(动)改变;变换:变~|移风~俗。
(5)姓。
读音:shǒu
[shǒu]
(1)(动)防守
(2)(动)守候;看护:~护。
(3)(动)遵守;遵循:~法|~约。
(4)(动)靠近;依傍:~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
读音:nán,nàn
[nán]
[ nán ]1.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
2.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 )。难道。难能可贵。
3. 不好:难听。难看。
[ nàn ]1. 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
2. 仇怨:排难解纷。
3. 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
读音:gōng
[gōng]
(1)(动)攻打(跟‘守’相对):围~|~城|~下敌人的桥头堡。
(2)(动)对别人的过失、错误进行指责或对别人的议论进行驳斥:群起而~之。
(3)(动)致力研究;学习:他是专~地质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