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钟
【拼音】:yī kǒu zhōng
【注音】:一ㄎㄡˇㄓㄨㄥ
【结构】:一(独体结构)口(独体结构)钟(左右结构)
【简体】:一口钟
【繁体】:一口鐘
词语解释一种无袖不开衩的长外衣,即斗篷。其形如古乐器的钟,故称。一口钟[yīkǒuzhōng]⒈一种无袖不开衩的长外衣,即斗篷。其形如古乐器的钟,故称。
引证解释⒈一种无袖不开衩的长外衣,即斗篷。其形如古乐器的钟,故称。引清方以智《通雅·衣服》:“周弘正著绣假鐘,盖今之一口鐘也。凡衣掖下安襬,襞积杀缝,两后裾加之。世有取暖者,或取冰纱映素者,皆略去安襬之上襞,直令四围衣边与后裾之缝相连,如鐘然。”《西游记》第三六回:“那众和尚真个齐齐整整,摆班出门迎接,有的披了袈裟,有的着了偏衫,有的穿着个一口鐘直裰。”《官场现形记》第四三回:“不知从那里拖到一件又破又旧的一口鐘,围在身上,拥抱而卧。”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一章:“袍子的款式裁缝得很好,腰肢上扎了两道宽褶,一下子就显得细腰之下摆衩撒开,很象一把刚收起的统伞,所以这种袍子又叫做一口钟。”
网络解释一口钟(药用植物)一口钟是一种药用植物,俗称红嗽叭花,主要产于我国西南贡山等地区,是我国传统民间中草药,以全草入药,但临床多用其果实。云南等地区称为独特药材,果子成熟模型象“钟”故称为“一口钟”。别名又称:云南白树球,扣子七,胜利果。
综合释义一种无袖不开衩的长外衣,即斗篷。其形如古乐器的钟,故称。清方以智《通雅·衣服》:“周弘正著绣假鐘,盖今之一口鐘也。凡衣掖下安襬,襞积杀缝,两后裾加之。世有取暖者,或取冰纱映素者,皆略去安襬之上襞,直令四围衣边与后裾之缝相连,如鐘然。”《西游记》第三六回:“那众和尚真个齐齐整整,摆班出门迎接,有的披了袈裟,有的着了偏衫,有的穿着个一口鐘直裰。”《官场现形记》第四三回:“不知从那里拖到一件又破又旧的一口鐘,围在身上,拥抱而卧。”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一章:“袍子的款式裁缝得很好,腰肢上扎了两道宽褶,一下子就显得细腰之下摆衩撒开,很象一把刚收起的统伞,所以这种袍子又叫做一口钟。”一口钟[yīkǒuzhōng]一只钟。如:「庙里悬着一口钟。」一口钟[yīkǒuzhōng]一种没有开衩的长袍。形状如钟形,上窄下宽。《官场现形记.第四三回》:「却不知从那拖到一件又破又旧的一口钟,围在身上,拥抱而卧。」也称为「斗篷」。
汉语大词典一种无袖不开衩的长外衣,即斗篷。其形如古乐器的钟,故称。清方以智《通雅·衣服》:“周弘正著绣假钟,盖今之一口钟也。凡衣掖下安摆,襞积杀缝,两后裾加之。世有取暖者,或取冰纱映素者,皆略去安摆之上襞,直令四围衣边与后裾之缝相连,如钟然。”《西游记》第三六回:“那众和尚真个齐齐整整,摆班出门迎接,有的披了袈裟,有的着了偏衫,有的穿着个一口钟直裰。”《官场现形记》第四三回:“不知从那里拖到一件又破又旧的一口钟,围在身上,拥抱而卧。”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一章:“袍子的款式裁缝得很好,腰肢上扎了两道宽褶,一下子就显得细腰之下摆衩撒开,很象一把刚收起的统伞,所以这种袍子又叫做一口钟。”
国语辞典一只钟,如:「庙里悬著一口钟。」一口钟[yīkǒuzhōng]⒈一只钟。例如:「庙里悬著一口钟。」⒉一种没有开衩的长袍。形状如钟形,上窄下宽。引《官场现形记·第四三回》:「却不知从那拖到一件又破又旧的一口钟,围在身上,拥抱而卧。」
辞典修订版一只钟,如:「庙里悬着一口钟。」一种没有开衩的长袍。形状如钟形,上窄下宽。《官场现形记.第四三回》:「却不知从那拖到一件又破又旧的一口钟,围在身上,拥抱而卧。」也称为「斗篷」。
其他释义一种披在身上没有袖子的外衣,因形状像钟(古代乐器),故称:不知从哪里拖到一件又破又旧的一口钟,围在身上,拥抱而卧。
1.人的思想如一口钟,容易停摆,需要经常上紧发条。赫兹里特。
2.而钟楼则好像一口钟,也分上下两层,全砖石无梁拱券式结构,大额枋、檐、檩、斗拱、檐椽等均为石料雕琢而成,两侧山花均为琉璃砖拼制而成。
3.三万里天地一口钟,万物懵懂,身在梦中。天下归元。
4.随着呼啸呜咽的风声,匹诺曹像一口大钟那样被刮过来刮过去。
5.目的探讨一口钟液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6.说着,尚香姐单手举起了虽是金银打造却十分粗制滥造的破烂流丢一口钟,饶有兴趣地观察着。
7.没有一个人能够制造那么一口钟,来为我们敲回已经逝去的时光。
8.第一口钟开始敲响,接着其他的钟就应合起来了。
9.一层层同心的虚无是我心的襁褓,裹着一口永不敲响的钟。
10.因为所有的天堂都是一口钟。
读音:yī
[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kǒu
[kǒu]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读音:zhōng
[zhōng]
(1)(名)响器;中空;用铜或铁制成:~鼎|~鼓|~楼。
(2)(名)计时的器具;有挂在墙上的;也有放在桌上的:~摆|~表|~点|~声。
(3)(名)指钟点、时间:六点~。
(4)(动)(情感)等集中:~爱|~情。
(5)姓。
(6)(名)同“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