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家县令
【拼音】:pò jiā xiàn lìng
【注音】:ㄆㄛˋㄐ一ㄚㄒ一ㄢˋㄌ一ㄥˋ
【词性】:成语。
【繁体】:破家縣令
词语解释谓地方长官手中的权力,足以使人破家灭门。破家县令[pòjiāxiànlìng]⒈谓地方长官手中的权力,足以使人破家灭门。
引证解释⒈谓地方长官手中的权力,足以使人破家灭门。引明敖英《东谷赘言》卷上:“人有恒言:‘破家县令,灭门刺史。’予谓此言,强宗豪右当常诵之,庶几不敢作姦犯科也。”《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夫人道:‘何消气得,自古道:破家县令。’只这四个字,把汪知县从睡梦中唤醒,放下了怜才敬士之心,顿提起生事害人之念。”⒈谓地方长官手中的权力,足以使人破家灭门。引明敖英《东谷赘言》卷上:“人有恒言:‘破家县令,灭门刺史。’予谓此言,强宗豪右当常诵之,庶几不敢作姦犯科也。”《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夫人道:‘何消气得,自古道:破家县令。’只这四个字,把汪知县从睡梦中唤醒,放下了怜才敬士之心,顿提起生事害人之念。”成语解释破家县令
汉语大词典谓地方长官手中的权力,足以使人破家灭门。明敖英《东谷赘言》卷上:“人有恒言:‘破家县令,灭门刺史。’予谓此言,强宗豪右当常诵之,庶几不敢作奸犯科也。”《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夫人道:‘何消气得,自古道:破家县令。’只这四个字,把汪知县从睡梦中唤醒,放下了怜才敬士之心,顿提起生事害人之念。”
出处明·敖英《东谷赘言》上卷:“人有恒言:‘破家县令,灭门刺史。’予谓此言,强宗豪右当常讼之。”
其他释义指横暴的地方官。
近义词 灭门刺史
1.破家县令,灭门刺史,我等小民如何跟官宦人家相争!
2.古话说的好,破家县令,灭门刺史。
3.都说破家县令,灭门刺史,看来县令的女儿也不含糊……
4.有道是破家县令,灭门令尹,眼下,一个小小的镇军库官就能拿捏得李?无法动弹。
5.但在官府至上的北宋世界,在破家县令的大环境下,自己会有极大的风险。
6.你知不知道,‘破家县令,灭门令尹’。
7.你知不知道,‘破家县令,灭门令尹’。【www.chazidian.com/zj-181888/破家县令造句】
8.都说破家县令,灭门刺史,看来县令的女儿也不含糊……【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破家县令造句】
读音:pò
[pò]
(1)(形)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而变得不完整:~烂|手~了|书~了。
(2)(动)使损坏:~釜沉舟。
(3)(动)使分裂;劈开:势如~竹|~开西瓜。
(4)(动)整的换成零的:~零钱。
(5)(动)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格|~例|不~不立。
(6)(动)打败(敌人);打下(据点):大~敌军|城~了。
(7)(动)花费:~钞|~费。
(8)(动)〈口〉不顾惜:~工夫。
(9)(动)使真相露出;揭穿:一语道~。(形)讥讽质量等不好:一语道~。(形)讥讽质量等不好
读音:jiā,jie,gū
[jiā]
[ jiā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3. 居住:“可以家焉”。
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8. 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10. 姓。
[ jie ]1. 词尾,同“价”:整天家。成年家。
[ gū ](古汉语)
名词
1.古通“姑” 。如:阿家(称婆婆);阿家阿翁
2.另见 jiā
读音:xiàn,xuán
[xiàn]
[ xiàn ]1. 行政区划单位,旧时属于州、府、道,现由直辖市、地级市、自治州等领导。
2. 姓
[ xuán ]1. 古同“悬”。
读音:líng,lǐng,lìng
[lìng]
[ líng ]1.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 lǐng ]1.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
[ lìng ]1.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命令。法令。朝(zhāo)令夕改。
2. 古代官名:县令。令尹。尚书令。
3. 使,使得:令人兴奋。
4. 时节:时令。节令。
5. 美好,善:令名。令辰。令闻(好名声)。
6. 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令尊。令堂。令岳。令郎。令爱。
7. 短的词调(diào ),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于词调、曲调名):小令。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