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之徒
【拼音】:tāo tiè zhī tú
【注音】:ㄊㄠㄊ一ㄝˋㄓㄊㄨˊ
【词性】:成语。
【简体】:饕餮之徒
【繁体】:饕餮之徒
词语解释饕餮之徒tāotièzhītú(1)贪食的人英greedyperson;glutton;gourmand
基础解释比喻非常贪吃的人。
综合释义比喻非常贪吃的人。饕餮: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猛兽,常见于青铜器上,用作纹饰,称为饕餮纹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
网友释义饕餮之徒,形容贪吃的人。[出处]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又楚子观周,受折于孙满;霍侯骖乘,祸起于负芒。饕餮之徒,其流甚众。”
国语辞典饕餮,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饕餮之徒比喻凶恶贪婪或贪吃不厌的人。
辞典修订版饕餮,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饕餮之徒比喻凶恶贪婪或贪吃不厌的人。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又楚子观周,受折于孙满,霍侯骖乘,祸起于负芒,饕餮之徒,其流甚众。」《幼学琼林.卷三.饮食类》:「多食不厌谓之饕餮之徒。」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饕餮,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饕餮之徒比喻凶恶贪婪或贪吃不厌的人。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又楚子观周,受折于孙满,霍侯骖乘,祸起于负芒,饕餮之徒,其流甚众。幼学琼林˙卷三˙饮食类:多食不厌谓之饕餮之徒。
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多食不厌谓之饕餮之徒;见食垂涎谓有欲炙之色。”
其他释义比喻贪吃的人。
1.在西餐馆里,三成熟的牛排,已经是某些饕餮之徒的餐中美味,已经可堪入口了。
2.屋檐四角几串古式风铃,更在檐底椽子处喷出的气流吹拂下叮当作响,别具情趣,这就是当世饕餮之徒口耳所传的宇宙十大食府之一,“玉馔铜铃”。
3.特别是里面的中国人老的老小的小,正当年的还是个饕餮之徒。
4.荆轲乃一饕餮之徒,要之无用,只是听说千里马的肝较一般的要小很多,味也最美。
5.但乌干达的一家报纸援引另一位曾在阿明身边工作过的人员的话说,曾获得乌干达全国拳击冠军的阿明,膂力过人,食量出奇,是一位饕餮之徒。
6.秋风起,思秋蟹,不知多少饕餮之徒被暖暖的秋日晒得食欲大发。
7.由于饕餮是传说中特别贪食的恶兽,人们便将贪于饮食甚至贪婪财物的人称为饕餮之徒。
8.片刻之间,大殿内香气四溢,几个饕餮之徒盯着逐渐变红的猪肉,早已大流口水。
9.喂养心灵当如饕餮之徒,又如贪婪之人,他们的注意力总在未得之物上面。
10.对于我这样的“饕餮之徒”来说,简单生活大概永远是个梦想。
读音:tāo
[tāo]
(动)〈书〉贪。
读音:tiè
[tiè]
(动)贪食。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tú
[tú]
(1)(形)空的;没有凭借的:~劳。
(2)(副)表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仅仅:~留。
(3)(副)徒然:~自惊扰。
(4)(名)徒弟;学生。
(5) 姓。
(6)(名)信仰某种宗教的人:教~。
(7)(名)同一派系的人(含贬义):暴~。
(8)(名)人(含贬义):好色之~。
(9)(名)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