幅尺
【拼音】:fú chǐ
【注音】:ㄈㄨˊㄔˇ
【结构】:幅(左右结构)尺(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1.布帛宽度。2.泛指尺度﹑分寸。3.较量,计算。幅尺[fúchǐ]⒈布帛宽度。⒉泛指尺度、分寸。⒊较量,计算。
基础解释布帛宽度。泛指尺度﹑分寸。3.较量,计算。
引证解释⒈布帛宽度。引《陈书·后主纪》:“应鏤金银薄及庶物化生土木人綵花之属,及布帛幅尺短狭轻疏者,并伤财废业,尤成蠧患。”⒉泛指尺度、分寸。引《朱子语类》卷一〇一:“朱公掞文字有幅尺,是见得明也。”⒊较量,计算。引明王鏊《愧斋先生传》:“为人古貌古心,於世故细碎,米盐筐筴,殊若无所幅尺。”
网络解释幅尺幅尺:
综合释义布帛宽度。《陈书·后主纪》:“应鏤金银薄及庶物化生土木人綵花之属,及布帛幅尺短狭轻疏者,并伤财废业,尤成蠧患。”泛指尺度、分寸。《朱子语类》卷一○一:“朱公掞文字有幅尺,是见得明也。”较量,计算。明王鏊《愧斋先生传》:“为人古貌古心,於世故细碎,米盐筐筴,殊若无所幅尺。”
网友释义幅尺:fúchǐ1.布帛宽度。2.泛指尺度﹑分寸。3.较量,计算。
汉语大词典(1).布帛宽度。《陈书·后主纪》:“应镂金银薄及庶物化生土木人綵花之属,及布帛幅尺短狭轻疏者,并伤财废业,尤成蠹患。”(2).泛指尺度、分寸。《朱子语类》卷一○一:“朱公掞文字有幅尺,是见得明也。”(3).较量,计算。明王鏊《愧斋先生传》:“为人古貌古心,于世故细碎,米盐筐筴,殊若无所幅尺。”
1.在大幅尺寸的画布上,郭燕挥洒着梦境、奢靡浪费而又高深莫测的的紫色来倾诉自个儿对幸福人的生活的幻想和淡淡的乡愁。
读音:fú
[fú]
(1)(形)(~儿;读fúr)布帛、呢绒等的宽度:~面|单~|双~|宽~的白布。
(2)(形)泛指宽度:~员|振~。
(3)(~儿;读fúr)(量)用于布帛、呢绒、图画等:一~画|用两~布做一个床单儿。
读音:chǐ,chě
[chǐ]
[ chǐ ]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尺短寸长。尺牍。
2. 量长度的器具:竹尺。
3. 像尺的东西:铁尺。仿尺。戒尺。
4. 形容微少或短小:尺布。咫尺天涯。
[ chě ]1.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