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山石
【拼音】:luó shān shí
【结构】:螺(左右结构)山(独体结构)石(半包围结构)
【拼音】:luó shān shí
词语解释即圆通山之石。圆通山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北隅﹐因其山石绾青篆翠﹐旋如螺髻﹐故称。螺山石[luóshānshí]⒈即圆通山之石。圆通山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北隅,因其山石绾青篆翠,旋如螺髻,故称。
引证解释⒈即圆通山之石。圆通山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北隅,因其山石绾青篆翠,旋如螺髻,故称。引清张岱《陶庵梦忆·金乳生草花》:“栏前以螺山石纍山坡数摺,有画意。”
网络解释螺山石luóshānshí
网友释义螺山石,汉语词语,读音是luóshānshí,意思是即圆通山之石。圆通山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北隅,因其山石绾青篆翠,旋如螺髻,故称。
其他释义1.即圆通山之石。圆通山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北隅﹐因其山石绾青篆翠﹐旋如螺髻﹐故称。
读音:luó
[luó]
(1)(名)软体动物;体外包有旋纹的硬壳。
(2)(名)螺旋形的指纹。
读音:shān
[shān]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
读音:shí,dàn
[shí]
[ shí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 指石刻:金石。
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 姓。
[ dàn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