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次
【拼音】:gōng cì
【注音】:ㄍㄨㄥㄘˋ
【结构】:功(左右结构)次(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指功绩的大小﹑官阶升迁的先后顺序。功次[gōngcì]⒈指功绩的大小、官阶升迁的先后顺序。
引证解释⒈指功绩的大小、官阶升迁的先后顺序。引《史记·万石张叔列传》:“綰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后汉书·韦彪传》:“是时陈言多,多言郡国贡举率非功次,故守职益懈而吏事寖疏,咎在州郡。”宋王安石《屯田员外郎邵君墓志铭》:“年四十,始以进士出佐镇东军,积功次,入尚书为屯田员外郎。”
网络解释功次功次,是一个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指功绩的大小、官阶升迁的先后顺序。《史记·万石张叔列传》:“綰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后汉书·韦彪传》:“是时陈言多,多言郡国贡举率非功次,故守职益懈而吏事寖疏,咎在州郡。”宋王安石《屯田员外郎邵君墓志铭》:“年四十,始以进士出佐镇东军,积功次,入尚书为屯田员外郎。”
网友释义【词目】功次【拼音】gōngcìㄍㄨㄙㄘㄧˋ【释义】指功绩的大小、官阶升迁的先后顺序。《史记·万石张叔列传》:“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后汉书·韦彪传》:“多言郡国贡举率非功次。”宋王安石《屯田员外郎邵君墓志铭》:“积功次,入尚书为屯田员外郎。”《明熹宗实录卷·四二》:“得旨,毛文龙并各将吏功次,着即行勘叙,督抚各官拜叙。”
汉语大词典指功绩的大小、官阶升迁的先后顺序。《史记·万石张叔列传》:“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后汉书·韦彪传》:“是时陈言多,多言郡国贡举率非功次,故守职益懈而吏事寖疏,咎在州郡。”宋王安石《屯田员外郎邵君墓志铭》:“年四十,始以进士出佐镇东军,积功次,入尚书为屯田员外郎。”
其他释义1.指功绩的大小﹑官阶升迁的先后顺序。
1.冯友兰认为立言需要天赋,立功需要机遇,立德每个人都能做到,看似立言最难,立功次之,立德最容易,实际上立德最难,因为他需要每天的坚持。
2.掠马骡为上功,次军仗,次币帛衣服,次珍宝。
3.打击手的得分高、全垒打多、盗垒成功次数多、打数多、被投手故意四坏次数多、胜利打点多,且三振次数较少,则有较高的报纸媒体曝光率。
4.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
5.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座,而不录言曲突者。
6.每天可酌情增加坐功次数,每次时间也应延长到40分钟或一小时左右。
7.掠马骡为上功,次军仗,次币帛衣服,次珍宝。[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8.每天可酌情增加坐功次数,每次时间也应延长到40分钟或一小时左右。(https://www。chazidian。com/zj-86809/查字典功次造句)
读音:gōng
[gōng]
(1)(名)功劳(跟‘过’相对):二等~|立~|记一大~。
(2)(名)成效和表现成效的事情(多指较大的):教育之~|~亏一篑|大~告成|好大喜~。
(3)(名)(~儿)技术和技术修养:唱~|~架|基本~。
(4)(名)一个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功的大小等于作用力的大小和在力的方向上物体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读音:cì
[cì]
(1)(名)次序;顺序:依~进行。
(2)(数)第二:~日。
(3)(形)质量较差:~品。
(4)(量)回、趟:第一~。
(5)(名)中间:襄~。
(6)(名)出外远行路上暂行居住的处所:舟~。
(7)(名)姓。
(8)(形)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的:~氯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