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己从公
【拼音】:jié jǐ cóng gōng
【注音】:ㄐ一ㄝˊㄐ一ˇㄘㄨㄥˊㄍㄨㄥ
【词性】:成语。
【繁体】:潔己從公
词语解释见“洁己奉公”。洁己从公[jiéjǐcónggōng]⒈见“洁己奉公”。
基础解释见“[[洁己奉公]]”。
引证解释⒈见“洁己奉公”。⒈见“洁己奉公”。成语解释洁己从公
汉语大词典见“洁己奉公”。《汉语大词典》:洁己奉公(洁己奉公) 拼音:jiéjǐfènggōng谓自身廉洁,为公事尽力。《宋书·夷蛮传·林邑国》:“龙骧将军、交州刺史檀和之……洁己奉公,以身率下。”《魏书·南安王桢传》:“南安王桢以懿戚之贵,作镇关右,不能洁己奉公,助宣皇度,方肆贪欲,殖货私庭,放纵奸囚,壅绝诉讼。”郑观应《盛世危言·书吏》:“﹝书吏﹞月得工食纸张之费,为数甚微,若洁己奉公亦实无以自给。”亦作“洁己从公”。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都督命令》:“是时湖北不仅财政充裕,同志皆洁己从公,而军械子弹被服,亦甚充足。”
出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都督命令》:“是时湖北不仅财政充裕,同志皆洁己从公,而军械子弹被服,亦甚充足。”
其他释义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同“洁己奉公”。
近义词 洁己奉公
读音:jié
[jié]
(形)清洁:整~|纯~|~白。
读音:jǐ
[jǐ]
(1)(代)自己:舍~为人|坚持~见。
(2)(名)天干的第六位。参见〔干支〕。
读音:cóng
[cóng]
[ cóng ]1.依顺:顺~。盲~。~善如流。
2.采取,按照:~优。
3.跟随:愿~其后。
4.跟随的人:侍~。仆~。
5.参与:~业。~政。投笔~戎。
6.由,自:~古至今。~我做起。
7.次要的:主~。~犯。
8.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父(伯父、叔父的通称)。
9.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
10.姓。
[ zòng ]1.古同“纵”,竖,直。
2.古同“纵”,放任。
读音:gōng
[gōng]
(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
(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
(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
(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
(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
(6)(名)公事;公务:办~|~余。
(7)(Gōnɡ)姓。
(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
(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
(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
(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