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往之
【拼音】:xīn xiàng wǎng zhī
【注音】:ㄒ一ㄣㄒ一ㄤˋㄨㄤˇㄓ
【词性】:成语。
【繁体】:心嚮往之
词语解释指对某人或某些事物极为崇敬仰慕。心向往之[xīnxiàngwǎngzhī]⒈见“心乡往之”。
基础解释指对某人或某些事物极为崇敬仰慕。
引证解释⒈见“心乡往之”。
网友释义心向往之,汉语成语。释义:对某个人或事物心里很向往。注音:xīnxiàngwǎngzhī。
汉语大词典见“心乡往之”。《汉语大词典》:心乡往之(心乡往之) 拼音:xīnxiāngwǎngzhī对某人或某些事物心里很仰慕。《史记·孔子世家论》:“《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后多作“心向往之”。清叶廷琯《吹网录·〈史载之方〉题跋》:“中有《史载之方》二卷,真北宋精椠,余心向往之久矣。”谢觉哉《学会想、问和做》:“也有的人已在做工作,却对所做的工作不发生兴趣,反而对未做过的并没学过的其他工作则‘心向往之’。”
国语辞典内心景仰想望。心向往之[xīnxiàngwǎngzhī]⒈内心景仰想望。引《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成语解释心向往之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
其他释义向往:崇敬仰慕。对某个人或事物心里很向往。
1.这才是戏剧艺术一直最叫我心向往之的所在——用动作,声音和姿态来创造真实生命的外观,鲜活人物的影像。……我常常想,现代的舞台设计方式是否太过度,太喧宾夺主了——对戏剧本身已经造成了伤害。埃勒里·奎因。
2.闻君有保底月票一张,色泽艳丽,功效非凡,不胜心向往之,今夜当踏月来求,君素雅达,必不至令我徒劳往返。
3.闻君有传国玉玺,千古文物,中华瑰宝,不胜心向往之。
4.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我早就心向往之。
5.张水衣有些迫不及待,自小未曾下过山,武林之繁盛多听老辈说道,心向往之,不由想尽快进入武林源,一享此间的繁华。
6.现在唯希望快些进入心向往之的西藏,也许就能摆脱戈壁滩的魔影。
7.俺或许思想落伍,但此种清新隽永、含蓄蕴藉、荡气回肠的痴情绝恋,却是俺心向往之、不得不诉之于笔端的源头。
8.昔有好剑者,闻海上有仙山,不胜心向往之,奈何天有不测风云,绝处欣见青云梯,黄金为栏玉作阶,琼楼玉宇是尽头。
9.在中国先秦社会的诸子百家争鸣时代,各种思想争锋交错,三教九流随着群雄神州逐鹿起伏跌宕,我心向往之!怎奈西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0.这些都不过是说明,政府并不希望自己治下百弊丛生、不公不义,但虽然心向往之,而力有不逮。
读音:xīn
[xīn]
(1)(名)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也叫心脏:~博|~跳。
(2)(名)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思|~得|用~|谈~|一~一意。
(3)(名)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圆~|重~|灯~。
(4)(名)二十八宿之一。
读音:xiàng
[xiàng]
(1)(名)方向:志~|风~。
(2)(动)对着;特指脸或正面对着:~阳|面~|相~而行。
(3)(动)〈书〉将近;接近:~晓雨止。
(4)(动)偏袒:别老~着他。
(5)(介)表示动作的方向:~前看|~先进人物学习。
(6)(名)姓。
(7)(副)一向;从来:~有研究|~无此例。
读音:wǎng
[wǎng]
(1)(动)到……去
(2)(动)去:奔~|~往。
(3)(介)向(某处去);朝:~东|水~低处流。
(4)(形)过去的:~事|以~。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