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首
【拼音】:hào shǒu
【注音】:ㄏㄠˋㄕㄡˇ
【词性】:名词。
【结构】:皓(左右结构)首(上下结构)
【简体】:皓首
【繁体】:皓首
词语解释皓首hàoshǒu。(1)白头,指老年。皓首[hàoshǒu]⒈白头,指老年。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后书书·吕强传》英hoaryhead;
基础解释(书)(名)白头(指年老者):~穷经。
引证解释⒈白头,白发。谓年老。引旧题汉李陵《答苏武书》:“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虽未能藏之於名山,将以传之於同好,非要之皓首,岂今日之论乎!”唐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向来皓首惊万人,自倚红颜能骑射。”明杨珽《龙膏记·成隟》:“我东山虚为苍生起,南浦终当皓首归。”
网络解释皓首【释义】指老年,又称“白首”。
综合释义白头,白发。谓年老。旧题汉李陵《答苏武书》:“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虽未能藏之於名山,将以传之於同好,非要之皓首,岂今日之论乎!”唐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向来皓首惊万人,自倚红颜能骑射。”明杨珽《龙膏记·成隟》:“我东山虚为苍生起,南浦终当皓首归。”
网友释义【释义】指老年,又称“白首”。【出处】《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汉语大词典白头,白发。谓年老。旧题汉李陵《答苏武书》:“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虽未能藏之于名山,将以传之于同好,非要之皓首,岂今日之论乎!”唐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向来皓首惊万人,自倚红颜能骑射。”明杨珽《龙膏记·成隙》:“我东山虚为苍生起,南浦终当皓首归。”
国语辞典白发。年老而头发变白。皓首[hàoshǒu]⒈白发。年老而头发变白。引《文选·李陵·答苏武书》:「丁年奉使,皓首而归。」《三国演义·第九三回》:「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英语whiteheadofhair,fig.oldperson法语têtechenue,grandâge
辞典修订版白发。年老而头发变白。《文选.李陵.答苏武书》:「丁年奉使,皓首而归。」《三国演义.第九三回》:「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
辞典简编版白头。比喻老年人。 【造句】年轻人应努力上进,切莫蹉跎时光,以免皓首徒留伤悲。
法语grand âge、âgé、vieux
其他释义〈书〉白头(指年老):~穷经(钻研经典到老)。
1.随着文学学术自身的专业化和细密分工,我们不难发现学术人已经从广阔的社会文化批判角色,蜕变为在具体甚至烦琐的狭隘领域里皓首穷经专业人士。
2.在千百年来的经典的注释活动中,经师们皓首穷经,诚惶诚恐地追求圣人寄托在经典中的微言大义。
3.千百年来,我们的前辈或肝脑涂地或胼手砥足,在无数个日夜里皓首穷经,就是为了让我们这一代可以穿过美丽的花径,到杏坛前去接受教化。
4.我一生皓首穷经,空怀绝顶偃术,却连自己的族人也无法庇佑……,今日若能以偃术救得数人,那么作为偃师,我已没有遗憾。
5.即使你一字不漏地掌握了马克思的全部文本,而且以汉学家训诂考据的精神去皓首穷经,你也未必就百分之百地回到了马克思。
6.以前的一些学者皓首穷经,一身当中也就发表几十篇论文,两三本著作。
7.六朝思想风采所以盖过两汉,正是在这一人性的奥区上超越了前人的皓首穷经。
8.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
9.爱与爱,需要呵护;心与心,需要尊重。情没有密码,只有用心;爱没有模式,只能珍惜。回首三千,红尘外,有心在等待;皓首苍颜,耋耋年,还有人在。一生何须太多,有情才是幸福;一生何求太多,有爱才是满足。
10.“青春顽劣,皓首疏狂,坦诚天真,轻死重义。
读音:hào
[hào]
(1)(形)白;洁白。
(2)(形)明亮。
读音:shǒu
[shǒu]
(1)(名)头
(2)(形)第一;最高的:~相|~脑。
(3)(名)首领:~长。
(4)(名)首先:~创。
(5)(动)出头告发:自~。
(6)姓。
(7)(量)用于诗、词、赋;一篇叫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