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影逃形
【拼音】:liǎn yǐng táo xíng
【注音】:ㄌ一ㄢˇ一ㄥˇㄊㄠˊㄒ一ㄥˊ
【词性】:成语。
【简体】:敛影逃形
【繁体】:斂影逃形
词语解释1.隐蔽身形。比喻隐居不出。敛影逃形[liǎnyǐngtáoxíng]⒈隐蔽身形。比喻隐居不出。
引证解释⒈隐藏身形。比喻隐居不出。引南朝梁江淹《奏记诣南徐州新安王》:“至如淹者,东国之徒步耳。方敛影逃形,匡坐编蓬之下;遂遭烟露餘彩,日月末光。”
综合释义隐藏身形。比喻隐居不出。敛影逃形[liǎnyǐngtáoxíng]隐蔽形体。比喻隐居不出。南朝梁˙江淹˙奏记诣南徐州新安王:方敛影逃形,匡坐编蓬之下,遂遭烟露余彩、日月末光。
网友释义隐藏身形。比喻隐居不出。汉语四字成语,出自南朝·梁·江淹《奏记诣南徐州新安王》,比喻隐居不出。
汉语大词典隐藏身形。比喻隐居不出。南朝梁江淹《奏记诣南徐州新安王》:“至如淹者,东国之徒步耳。方敛影逃形,匡坐编蓬之下;遂遭烟露馀彩,日月末光。”
国语辞典隐蔽形体。比喻隐居不出。敛影逃形[liànyǐngtáoxíng]⒈隐蔽形体。比喻隐居不出。引南朝梁·江淹〈奏记诣南徐州新安王〉:「方敛影逃形,匡坐编蓬之下,遂遭烟露余彩、日月末光。」成语解释敛影逃形
辞典修订版隐蔽形体。比喻隐居不出。南朝梁.江淹〈奏记诣南徐州新安王〉:「方敛影逃形,匡坐编蓬之下,遂遭烟露余彩、日月末光。」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隐蔽形体。比喻隐居不出。南朝梁˙江淹˙奏记诣南徐州新安王:方敛影逃形,匡坐编蓬之下,遂遭烟露余彩、日月末光。
其他释义隐蔽身形。比喻隐居不出。
读音:liǎn
[liǎn]
(1)(动)聚集;收起;收住
(2)(动)约束:~迹。
(3)(动)收集;征收:~钱|横征暴~。
读音:yǐng
[yǐng]
1. 物体挡住光线时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间无光的形象,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人影。花影。倒影。幻影。影壁。影响。影射(借甲指乙,或暗指某人其事)。无影无踪。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捕风捉影。含沙射影(喻暗地里诽谤中伤)。
2. 形象:摄影(照相)。留影。剪影。影印。影像。
3. 描摹:影写。影抄。影宋本。
4. 指“电影”:影评。影院。影片。影视(电影和电视)。影坛。
读音:táo
[táo]
(1)(动)逃跑;逃走:~奔|~窜。
(2)(动)逃避:~税|~学。
读音:xíng
[xíng]
(1)(名)形状:方~|图~|地~。
(2)(名)形体;实体:有~|~影不离。
(3)(动)显露;表现:喜~于色|~诸笔墨。
(4)(动)对照:相~见绌|相~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