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家
【拼音】:luàn jiā
【注音】:ㄌㄨㄢˋㄐ一ㄚ
【结构】:乱(左右结构)家(上下结构)
【简体】:乱家
【繁体】:亂家
词语解释1.扰乱家邑;败坏家族。2.指儒家之外的各学派。3.伦常败坏的家庭。乱家[luànjiā]⒈扰乱家邑;败坏家族。⒉指儒家之外的各学派。⒊伦常败坏的家庭。
基础解释扰乱家邑;败坏家族。指儒家之外的各学派。伦常败坏的家庭。
引证解释⒈扰乱家邑;败坏家族。引《墨子·兼爱上》:“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汉焦赣《易林·随之讼》:“长舌乱家,大斧破车。”⒉指儒家之外的各学派。引《荀子·解蔽》:“昔宾孟之蔽者,乱家是也。”王先谦集解引俞樾曰:“乱家,包下文诸子而言。”⒊伦常败坏的家庭。引《孔子家语·本命》:“女有五不取:逆家子者,乱家子者,世有刑人子者,有恶疾子者,丧父长子者。”王肃注:“乱家子,谓其乱伦。”
网络解释乱家乱家,汉语拼音luànjiāㄌㄨㄢˋㄐㄧㄚ,扰乱家邑的意思。
网友释义乱家,汉语拼音luànjiāㄌㄨㄢˋㄐㄧㄚ,扰乱家邑的意思。
汉语大词典(1).扰乱家邑;败坏家族。《墨子·兼爱上》:“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汉焦赣《易林·随之讼》:“长舌乱家,大斧破车。”(2).指儒家之外的各学派。《荀子·解蔽》:“昔宾孟之蔽者,乱家是也。”王先谦集解引俞樾曰:“乱家,包下文诸子而言。”(3).伦常败坏的家庭。《孔子家语·本命》:“女有五不取:逆家子者,乱家子者,世有刑人子者,有恶疾子者,丧父长子者。”王肃注:“乱家子,谓其乱伦。”
其他解释伦常破坏之家也。《孔子家语·本命解》:「孔子遂言曰:『女有五不取:逆家子者,乱家子者,世有刑人子者,有恶疾子者,丧父长子者。』。」注:「谓其乱伦。」
1.沈冰莲家原本在汴梁城中,也是衣食无忧有些许下人,因为战乱家底都没金人所掠,到了襄阳后家里无力供养便送到了青楼,凭着一身才艺才没有卖身。
2.初,高祖之归尔朱荣,时经危乱,家徒壁立,后与亲姻相对,共忧寒馁。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乱家造句
3.初,高祖之归尔朱荣,时经危乱,家徒壁立,后与亲姻相对,共忧寒馁。[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182049/乱家造句]
读音:luàn
[luàn]
1.没有秩序和条理:~七八糟。
2.武装骚扰:兵~。叛~。
3.使混乱;使紊乱:捣~。以假~真。
4.任意;随便:不许~扔纸屑。
读音:jiā,jie,gū
[jiā]
[ jiā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3. 居住:“可以家焉”。
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8. 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10. 姓。
[ jie ]1. 词尾,同“价”:整天家。成年家。
[ gū ](古汉语)
名词
1.古通“姑” 。如:阿家(称婆婆);阿家阿翁
2.另见 ji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