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
【拼音】:wén lìng
【注音】:ㄨㄣˊㄌ一ㄥˋ
【结构】:文(独体结构)令(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关于文教的政令。文令[wénlìng]⒈关于文教的政令。
引证解释⒈关于文教的政令。引南朝宋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诗》:“偃闭武术,阐扬文令。”
网络解释文令文令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wénlìnɡ,是指关于文教的政令。
汉语大词典关于文教的政令。南朝宋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诗》:“偃闭武术,阐扬文令。”
其他释义1.关于文教的政令。
1.大夏相之下的衍技令、鸿文令、司乐令下属的世家官员,其中把握重职的,是防风家的人。
2.秋九月二十日,为徐阶七十五岁生日,王畿作《原寿篇赠存斋徐公》一文,令门人陆光宅及其子应吉携往祝贺。
3.药品批文令人不解与中药厂生产西药相对照的是,午时药业和福人金身药业在一系列药品批文和证书上的乱像,更为令人迷惑不解。
4.据中新社消息香港华懋集团主席龚如心病逝至今,一直盛传由一名神秘人接任集团掌舵人,而13日在报章刊登的讣文,令神秘人的身份呼之欲出。
5.大夏相之下的衍技令、鸿文令、司乐令下属的世家官员,其中把握重职的,是防风家的人。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
6.药品批文令人不解与中药厂生产西药相对照的是,午时药业和福人金身药业在一系列药品批文和证书上的乱像,更为令人迷惑不解。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zj-291104/
读音:wén
[wén]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读音:líng,lǐng,lìng
[lìng]
[ líng ]1.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 lǐng ]1.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
[ lìng ]1.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命令。法令。朝(zhāo)令夕改。
2. 古代官名:县令。令尹。尚书令。
3. 使,使得:令人兴奋。
4. 时节:时令。节令。
5. 美好,善:令名。令辰。令闻(好名声)。
6. 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令尊。令堂。令岳。令郎。令爱。
7. 短的词调(diào ),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于词调、曲调名):小令。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