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洽闻
【拼音】:bó wù qià wén
【注音】:ㄅㄛˊㄨˋㄑ一ㄚˋㄨㄣˊ
【词性】:成语。
【简体】:博物洽闻
【繁体】:博物洽聞
词语解释博物:能辨识许多事物。洽闻:见闻很广。形容人知识面广,所见所闻非常丰富。也作“博物多闻”。博物洽闻[bówùqiàwén]⒈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引证解释⒈见多识广,知识渊博。引《汉书·司马迁传赞》:“乌呼!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宋周必大《二老堂诗话·刘禹锡淮阴行》:“惟‘无奈脱莱时’不可解,当待博物洽闻者説也。”明顾起元《客座赘语·文士》:“周吉甫暉,博物洽闻,恢奇奥雅,诗句之美,冠絶当时。”
综合释义博、洽:广博。广知事物,学识丰富。周吉甫晖,~,恢奇奥雅,诗句之美,冠绝当时。◎明·顾起元《客座赘语·文士》
汉语大词典见多识广,知识渊博。《汉书·司马迁传赞》:“乌呼!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宋周必大《二老堂诗话·刘禹锡淮阴行》:“惟‘无奈脱莱时’不可解,当待博物洽闻者说也。”明顾起元《客座赘语·文士》:“周吉甫晖,博物洽闻,恢奇奥雅,诗句之美,冠绝当时。”
国语辞典见识广博。《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乌呼!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隋书.卷五八.明克让传》:「于时东宫盛征天下才学之士,至于博物洽闻,皆出其下。」也作「博物多闻」。博物洽闻[bówùqiàwén]⒈见识广博。也作「博物多闻」。引《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乌呼!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隋书·卷五八·明克让传》:「于时东宫盛征天下才学之士,至于博物洽闻,皆出其下。」近博物多闻成语解释博物洽闻
辞典修订版见识广博。《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乌呼!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隋书.卷五八.明克让传》:「于时东宫盛徵天下才学之士,至于博物洽闻,皆出其下。」也作「博物多闻」。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见识广博。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乌呼!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隋书˙卷五十八˙明克让传:于时东宫盛徵天下才学之士,至于博物洽闻,皆出其下。亦作博物多闻。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乌呼!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
其他释义博、洽:广博。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1.只有深入丰富多彩的生活,走进绚丽多姿的大自然,才会“博物洽闻,通达古今”。
2.于时东宫盛征天下才学之士,至于博物洽闻,皆出其下。(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网博物洽闻造句)
3.周吉甫晖,博物洽闻,恢奇奥雅,诗句之美,冠绝当时。◎明·顾起元《客座赘语·文士》
读音:bó
[bó]
(1)(形)多;丰富:渊~。
(2)(动)知道得多:~古通今。
(3)(形)〈书〉大:宽衣~带。
(4)(动)取得:聊~一笑。
(5)(名)指赌博:~徒|~局。
读音:wù
[wù]
(1)(名)东西:~品|宝~。
(2)(名)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
(3)(名)内容、实质:言之有~。
读音:qià
[qià]
[ qià ](1)(形)和睦;相互协调一致:融~。
(2)(动)接洽:~借|~妥。
(3)(形)广博;周遍:博识~闻。
[ hé ](1)(名)地名:洽(hé)川,位于陕西省合阳县洽川镇
读音:wén
[wén]
(1)(动)听见:~见。
(2)(名)消息:新~。
(3)(名)名声:艳~。
(4)(名)知识;见闻:博学多~。
(5)(动)用鼻子嗅:味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