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名竹帛
【拼音】:chuí míng zhú bó
【注音】:ㄔㄨㄟˊㄇ一ㄥˊㄓㄨˊㄅㄛˊ
【词性】:成语。
【简体】:垂名竹帛
【繁体】:垂名竹帛
词语解释垂名:传名。竹帛:古代供书写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史册。名字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⒈竹帛:古代供书写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综合释义垂名:传名。竹帛:古代供书写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史册。名字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垂名竹帛[chuímíngzhúbó]竹帛,典籍。垂名竹帛指在史籍上留名。《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小人从相公行军,仰荷福廕,战无不胜,攻无不服,也指望垂名竹帛;愿相公保奏,得个帅府的名分。」
国语辞典竹帛,典籍。垂名竹帛指在史籍上留名。垂名竹帛[chuímíngzhúbó]⒈竹帛,典籍。垂名竹帛指在史籍上留名。引《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小人从相公行军,仰荷福荫,战无不胜,攻无不服,也指望垂名竹帛;愿相公保奏,得个帅府的名分。」成语解释垂名竹帛
辞典修订版竹帛,典籍。垂名竹帛指在史籍上留名。《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小人从相公行军,仰荷福廕,战无不胜,攻无不服,也指望垂名竹帛;愿相公保奏,得个帅府的名分。」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竹帛,典籍。垂名竹帛指在史籍上留名。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小人从相公行军,仰荷福廕,战无不胜,攻无不服,也指望垂名竹帛;愿相公保奏,得个帅府的名分。
高级汉语词典名载史册;流芳后世
其他释义竹帛:古代供书写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反义词 名垂青史
1.自非尽节竭诚,将何以垂名竹帛?仇池接近边境,兵革屡兴,既劳士卒,亦动民庶,皆由镇将不明,绥禁不理之所致也。
2.但愿明公威加四海,禹得效尺寸功劳,垂名竹帛,便足称快了。
3.昔尉他跨据,及陆贾至,匍匐奉顺,故能垂名竹帛。
4.昔尉他跨据,及陆贾至,匍匐奉顺,故能垂名竹帛。[www.chazidian.com/zj-35592/垂名竹帛造句]
读音:chuí
[chuí]
(1)(动)耷拉下来:~柳。
(2)(动)留传:人民英雄永~不朽。
(3)(副)将、将要:~老。
(4)(名)敬辞;用于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念。
读音:míng
[míng]
1.人或事物的称谓: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2.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3.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4.叫出,说出:不可名状。
5.声誉: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
6.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名人。名士。名师。名将(jiàn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
7.占有:不名一文。
8.量词,用于人:三名工人。
读音:zhú
[zhú]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 姓。
读音:bó
[bó]
(名)〈书〉古时对丝织品的总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