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璞
【拼音】:yù pú
【注音】:ㄩˋㄆㄨˊ
【结构】:玉(独体结构)璞(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1.未经琢磨的玉石。2.比喻怀才不遇的人。3.商代器物,长15厘米,宽13厘米1984年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自然砾石,不规则形,表面呈栗红色,质地坚硬。一面将玉皮磨平,皮下为浅黄色。玉璞[yùpú]⒈未经琢磨的玉石。⒉比喻怀才不遇的人。
引证解释⒈未经琢磨的玉石。引《韩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唐李白《杂言用投丹阳知己》诗:“客从崑崙来,遗我双玉璞。”⒉比喻怀才不遇的人。引宋余靖《桂园早行》诗:“自堪悲玉璞,谁復筑金臺。”
网络解释玉璞商代器物,长15厘米,宽13厘米1984年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自然砾石,不规则形,表面呈栗红色,质地坚硬。一面将玉皮磨平,皮下为浅黄色。挑选玉料的常见方法是从河沟内将采集的标玉磨去玉皮以观察玉的质地。该玉料未经进一步加工,故称“玉璞”。
综合释义未经琢磨的玉石。《韩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唐李白《杂言用投丹阳知己》诗:“客从崑崙来,遗我双玉璞。”比喻怀才不遇的人。宋余靖《桂园早行》诗:“自堪悲玉璞,谁復筑金臺。”
汉语大词典(1).未经琢磨的玉石。《韩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唐李白《杂言用投丹阳知己》诗:“客从昆崙来,遗我双玉璞。”(2).比喻怀才不遇的人。宋余靖《桂园早行》诗:“自堪悲玉璞,谁复筑金台。”
其他释义1.未经琢磨的玉石。2.比喻怀才不遇的人。
1.一块玉璞,可以平庸无奇地在石丛里沉睡下去,也可以成为稀世珍宝。
2.各地军阀都不甘落伍,张作霖,李景林,还有直隶军务督办褚玉璞,广西的陆荣廷、谭浩明,安徽的倪嗣冲,云南的唐继尧等,先后都将自己的肖像铸进纪念币。
3.虽有玉璞,不琢不错,不离砾石。
4.另外还有徐世昌、冯国璋,以及各路枭雄如张作霖、李景林、褚玉璞、陆荣廷、谭浩明等,也都先后将自己的肖像铸上银币。
5.一粒种子,可以无声无息地在泥土里腐烂掉,也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一块玉璞,可以平庸无奇地在石丛里沉睡下去,也可以成为稀世珍宝。一个人,可以碌碌无为地在人世间虚度光阴,也可以让生命发出耀眼的光芒。
读音:yù
[yù]
(1)(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形)比喻洁白或美丽:~颜|亭亭~立。
(3)敬辞;指对方身体或行动:~音|~照。
(4)(Yù)姓。
读音:pú
[pú]
(1)(名)含玉的石头;也指没有琢磨的玉。
(2)(名)比喻人的纯真本质:归真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