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腊鼓
【拼音】:dá là gǔ
【注音】:ㄉㄚˊㄌㄚˋㄍㄨˇ
【结构】:答(上下结构)腊(左右结构)鼓(左右结构)
【繁体】:答臘鼓
词语解释古代龟兹﹑疏勒打击乐器之一﹐与羯鼓相类﹐以手指敲击。后传入中原。答腊鼓[dálàgǔ]⒈古代龟兹、疏勒打击乐器之一,与羯鼓相类,以手指敲击。后传入中原。
引证解释⒈古代龟兹、疏勒打击乐器之一,与羯鼓相类,以手指敲击。后传入中原。引《旧唐书·音乐志二》:“答腊鼓,制广於羯鼓而短,以指揩之,其声甚震,俗谓之揩鼓。”元吴莱《题唐明皇羯鼓录后赋歌》:“大声嘈嘈忽放肆,都曇答腊矧敢前。”清翟灏《通俗编·声音》:“都曇答腊,本外蕃乐部,都曇似腰鼓而小,答腊即腊鼓,肖其声也。”
网络解释答腊鼓答腊鼓,古代龟兹﹑疏勒打击乐器之一,与羯鼓相类,以手指敲击。后传入中原。
综合释义古代龟兹、疏勒打击乐器之一,与羯鼓相类,以手指敲击。后传入中原。《旧唐书·音乐志二》:“答腊鼓,制广於羯鼓而短,以指揩之,其声甚震,俗谓之揩鼓。”元吴莱《题唐明皇羯鼓录后赋歌》:“大声嘈嘈忽放肆,都曇答腊矧敢前。”清翟灏《通俗编·声音》:“都曇答腊,本外蕃乐部,都曇似腰鼓而小,答腊即腊鼓,肖其声也。”古代龟兹﹑疏勒打击乐器之一。《旧唐书·音乐志二》:“答腊鼓,制广於羯鼓而短,以指揩之,其声甚震,俗谓之揩鼓。”
汉语大词典古代龟兹、疏勒打击乐器之一,与羯鼓相类,以手指敲击。后传入中原。《旧唐书·音乐志二》:“答腊鼓,制广于羯鼓而短,以指揩之,其声甚震,俗谓之揩鼓。”元吴莱《题唐明皇羯鼓录后赋歌》:“大声嘈嘈忽放肆,都昙答腊矧敢前。”清翟灏《通俗编·声音》:“都昙答腊,本外蕃乐部,都昙似腰鼓而小,答腊即腊鼓,肖其声也。”
其他释义1.古代龟兹﹑疏勒打击乐器之一﹐与羯鼓相类﹐以手指敲击。后传入中原。
1.演奏者的乐器种类繁多,经专家研究确认的乐器有方响、箜篌、拍板、腰鼓、琵琶、答腊鼓、笙、笛等,堪称一支演奏散乐的小型乐队。
2.羯鼓、腰鼓、答腊鼓、鸡娄鼓节奏分明,箫、横笛、筚篥、铜角、箜篌抑扬顿挫,让人仿佛置身皇廷。
3.答腊鼓、腰鼓、鸡娄鼓、羯鼓、箫、横笛、筚篥、琵琶、五弦琵琶、铜角、箜篌齐齐上阵,悠扬的乐声响彻枯寂夜空。
4.吕光轻轻拍手,宫内丝竹声起,竖箜篌,铜鼓,笙箫,答腊鼓,各种乐器纷纷而起,动听的曲调让人如痴如醉。
5.答腊鼓、鸡娄鼓节奏分明,箫、横笛、筚篥、铜角、箜篌抑扬顿挫,让人仿佛置身皇廷。
6.腰鼓、答腊鼓、鸡娄鼓节奏分明,箫、横笛、筚篥、铜角、箜篌抑扬顿挫,让人仿佛置身皇廷。
7.演奏者的乐器种类繁多,经专家研究确认的乐器有方响、箜篌、拍板、腰鼓、琵琶、答腊鼓、笙、笛等,堪称一支演奏散乐的小型乐队。[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
8.羯鼓、腰鼓、答腊鼓、鸡娄鼓节奏分明,箫、横笛、筚篥、铜角、箜篌抑扬顿挫,让人仿佛置身皇廷。【https://www。chazidian。com/zj-90478/答腊鼓造句】
读音:dá,dā
[dá]
[ dá ]1. 回话,回复:回答。对答。答辩。答复。答案。对答如流。
2. 受了别人的好处,还(huán )报别人:报答。答报。
[ dā ]1. 义同(一),用于“答应”“答理”等词。
读音:là,xī
[là]
[ là ]1. 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2. 冬天(多在腊月)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腊肉。腊鱼。腊味。
3. 姓。
[ xī ]1. 干肉:“噬腊肉,遇毒。”
2. 晾干:“燃得而腊之以为饵。”
3. 皮肤皴皱。
读音:gǔ
[gǔ]
(1)(名)(~儿)打击乐器;多为圆桶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铜~|手~|大~|花~。
(2)(名)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
(3)(动)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琴|~掌。
(4)(动)用风箱等扇(风):~风。
(5)(动)发动;振奋:~动|~励|~舞|~起勇气|~足干劲。
(6)(动)凸起;涨大:他~着嘴半天没出声|口袋装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