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诺
【拼音】:yǐ nuò
【注音】:一ˇㄋㄨㄛˋ
【结构】:已(独体结构)诺(左右结构)
【繁体】:已諾
词语解释1.亦作'已若'。2.许与不许;许或不许。
基础解释亦作/'已若/',见/'已诺/'。许与不许;许或不许。
引证解释⒈亦作“已若”。许与不许;许或不许。引《逸周书·官人》:“易移以言,志不能固,已诺无决,曰弱志者也。”《荀子·王霸》:“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杨倞注:“诺,许也。已,不许也。”汉贾谊《新书·傅职》:“答左右近臣,不知已诺之适。”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名理》:“若者,言之符也;已者,言之絶也。已若不信,则知大惑矣。”
网络解释已诺已诺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ǐnuò,意思是许与不许;许或不许。
综合释义亦作“已若”。许与不许;许或不许。《逸周书·官人》:“易移以言,志不能固,已诺无决,曰弱志者也。”《荀子·王霸》:“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杨倞注:“诺,许也。已,不许也。”汉贾谊《新书·傅职》:“答左右近臣,不知已诺之适。”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名理》:“若者,言之符也;已者,言之絶也。已若不信,则知大惑矣。”
汉语大词典亦作“已若”。许与不许;许或不许。《逸周书·官人》:“易移以言,志不能固,已诺无决,曰弱志者也。”《荀子·王霸》:“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杨倞注:“诺,许也。已,不许也。”汉贾谊《新书·傅职》:“答左右近臣,不知已诺之适。”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名理》:“若者,言之符也;已者,言之绝也。已若不信,则知大惑矣。”
1.他身上既有“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的侠义之心,又有向社会传递温暖,给予被助者信念和宽慰的仁爱之心。
2.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
3.爱好有实,已诺可期,十死一生,彼必将至。
4.他身上既有“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的侠义之心,又有向社会传递温暖,给予被助者信念和宽慰的仁爱之心。(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
5.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317371/造句网]
读音:nuò
[nuò]
(1)(动)答应;允许:承~|许~|应~。
(2)(名)答应的声音:~然|唯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