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傍水
【拼音】:yī shān bàng shuǐ
【注音】:一ㄕㄢㄅㄤˋㄕㄨㄟˇ
【词性】:成语。
【简体】:依山傍水
【繁体】:依山傍水
词语解释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依山傍水[yīshānbàngshuǐ]⒈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基础解释靠山临水。形容风景清幽如画。三国演义˙第一一零回:南顿之地,依山傍水,极好屯兵。
引证解释⒈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引宋叶适《安集两淮申省状》:“奔迸渡江求活者几二十万家,而依山傍水相保聚以自固者亦几二十万家。”《三国演义》一一〇回:“南顿之地,依山傍水,极好屯兵。”《人民文学》1978年第12期:“不久又到了小河村,这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庄。”
综合释义靠山临水。形容风景清幽如画。维曰:陈仓城池坚固,郝昭守御甚密,又得王双相助,实不可取。不若令一大将,~,下寨固守。◎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
汉语大词典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宋叶适《安集两淮申省状》:“奔迸渡江求活者几二十万家,而依山傍水相保聚以自固者亦几二十万家。”《三国演义》一一○回:“南顿之地,依山傍水,极好屯兵。”《人民文学》1978年第12期:“不久又到了小河村,这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庄。”
国语辞典靠山临水。形容风景清幽如画。依山傍水[yīshānbàngshuǐ]⒈靠山临水。形容风景清幽如画。引《三国演义·第一一〇回》:「南顿之地,依山傍水,极好屯兵。」英语mountainsononesideandwaterontheother成语解释依山傍水
辞典修订版靠山临水。形容风景清幽如画。《三国演义.第一一零回》:「南顿之地,依山傍水,极好屯兵。」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靠山临水。形容风景清幽如画。三国演义˙第一一零回:南顿之地,依山傍水,极好屯兵。
出处宋·叶適《安集两淮申省状》:“奔迸渡江求活者几二十万家,而依山傍水相保聚以自固者亦几二十万家。”
1.而这猎犬,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借来的,依山傍水的清水镇,全镇一共没几家猎户,挨门挨户的问,最少要一两个时辰。
2.重庆中心城区为长江、嘉陵江所环抱,各类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素以美丽的“山城”著称于世。
3.夏天:在外婆家,是不会有炎热出现的,外婆家的位置可以说是依山傍水,你若真是感觉热了,没事儿!准备好一切,跳下小溪,玩个痛快,因此,在外婆家的夏天,充满了孩子的笑声。
4.依山傍水的峭壁夹道,荫蔽天日,终年幽寒,“半窗阴雾藏高木,一片青山衬夕晖”。
5.豪华“别墅区”被充作“经适房”?小区依山傍水环境优美。
6.古人迷信皇帝和藩王的风水关系到国运昌盛,明朝的帝陵和藩王陵寝亦多坐落在依山傍水之处,肃王墓址的选择也是几经波折。
7.在这依山傍水犹如仙境诗画般的地方,远处的他身着一袭水绿色青衫眼眸带笑的站在湖边望着天空飞过的白鹭,笑里带着清新的温柔气息,不染世俗,身后房前屋后种着青翠的竹子,微风吹过茂密的竹叶互相摩擦沙沙作响,青衫被风浮起跌落,带着药香弥漫在空气里。
8.北碚依山傍水,毗邻重庆且矿产丰富,卢作孚领导的乡村改造“城市化”的“北碚模式”无疑适应其地情。
9.风过城垣,留下的是依山傍水的清雅秀丽;月落星沉,抵不过沧海桑田的始终如一。
10.因其依山傍水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快速的发展,深圳既传承了岭南文化,又有外域文化的品性,形成了具独特魅力的沿海文化。
读音:yī
[yī]
1. 靠,仗赖:依靠。依傍(a.依靠;b.摹仿,多指艺术、学问)。依恋。依偎。依存。依附。归依。
2. 按照:依照。依旧。依据。依次。
3. 顺从,答应:依从。依顺。依允。
4. 亲密的样子:“有依其士”。
读音:shān
[shān]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
读音:bàng
[bàng]
(1)(动)靠近:船~了岸|依山~水。
(2)(动)临近(指时间):~晚|~亮儿|~黑。
读音:shuǐ
[shuǐ]
(1)(名)水。
(2)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
(3)河流:汉~。
(4)指江、河、湖、海、洋:~上人家。
(5)(~儿)稀的汁:药~。
(6)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外~。
(7)指洗的次数:这衣裳洗几~也不变色。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