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红
【拼音】:pī hóng
【注音】:ㄆ一ㄏㄨㄥˊ
【结构】:披(左右结构)红(左右结构)
【简体】:披红
【繁体】:披紅
词语解释披红pīhóng。(1)把红绸披在人的身上,表示喜庆或光荣。披红[pīhóng]⒈把红绸披在人的身上,表示喜庆或光荣。例披红戴花。英drapeabandofredsilkoversb.’sshoulders;
基础解释一般指搭红。陕西农村有一种风俗叫搭红(习俗的一种)。
引证解释⒈把红绸披在人的身上。表示喜庆或光荣。引《三国演义》第五四回:“玄德牵羊担酒,先往拜见,説吕范为媒、娶夫人之事。随行五百军士,俱披红挂彩,入南郡买办物件。”《新华月报》1977年第5期:“这些在各自的岗位上立了功勋的英雄模范,披红戴花,兴高采烈地等待着幸福时刻的到来。”特指旧俗结婚时新人及赞礼人等身披红帛。《红楼梦》第九七回:“儐相请了新人出轿,寳玉见喜娘披着红扶着新人。”
网络解释披红披红,指把红绸披在人的身上。
综合释义把红绸披在人的身上。表示喜庆或光荣。《三国演义》第五四回:“玄德牵羊担酒,先往拜见,説吕范为媒、娶夫人之事。随行五百军士,俱披红挂彩,入南郡买办物件。”《新华月报》1977年第5期:“这些在各自的岗位上立了功勋的英雄模范,披红戴花,兴高采烈地等待着幸福时刻的到来。”特指旧俗结婚时新人及赞礼人等身披红帛。《红楼梦》第九七回:“儐相请了新人出轿,寳玉见喜娘披着红扶着新人。”
汉语大词典把红绸披在人的身上。表示喜庆或光荣。《三国演义》第五四回:“玄德牵羊担酒,先往拜见,说吕范为媒、娶夫人之事。随行五百军士,俱披红挂彩,入南郡买办物件。”《新华月报》1977年第5期:“这些在各自的岗位上立了功勋的英雄模范,披红戴花,兴高采烈地等待着幸福时刻的到来。”特指旧俗结婚时新人及赞礼人等身披红帛。《红楼梦》第九七回:“傧相请了新人出轿,宝玉见喜娘披着红扶着新人。”
国语辞典用红绸等披在人的身上,以表示尊荣、光彩或喜庆的意思,如:「这件事你办得好,该给你披红以示奖励!」披红[pīhóng]⒈用红绸等披在人的身上,以表示尊荣、光彩或喜庆的意思。引《三国演义》第五四回:「随行五百军士,俱披红挂彩,入南徐买办物件。」例如:「这件事你办得好,该给你披红以示奖励!」
辞典修订版用红绸等披在人的身上,以表示尊荣、光彩或喜庆的意思,如:「这件事你办得好,该给你披红以示奖励!」《三国演义.第五四回》:「随行五百军士,俱披红挂彩,入南徐买办物件。」
其他释义1.把红绸披在人的身上。表示喜庆或光荣。
1.几辆新式小轿车披红挂绿地开出了厂门。
2.仪态万方的礼仪小姐款款走上主席台,给获奖人员披红戴花。
3.人们敲锣打鼓披红挂绿地欢送他们这批光荣参军的小伙子。
4.也不需要你出城去,你去父王那里,得了,你直接去御苑,看看陪嫁的那十只黄羊是不是都已经披红戴花了。
5.却说今夜李媚姐家张灯扎花,披红挂彩,热闹非凡,连李媚姐都穿的正统严实喜气洋洋。
6.接下来的一段日子,翠茗茶与金骏眉,像是披红着绿的绝代双娇,整日陪伴在我左右。
7.迎亲当日,新郎披红插花,鼓乐伴随,旗、锣、伞、扇开道,去女家迎亲。
8.身披红褂子,手打快板儿,两个小演员一亮相就响起热烈掌声。
9.见得人都说,那匾披红挂彩,镌了四个斗大金字——德为福基。
10.黑鹰堂这一天是张灯结彩,披红挂绿,前来祝寿之人比肩接踵,络绎不绝,数百酒桌座无虚席,所收贺礼珍宝奇物更是不计其数。
读音:pī
[pī]
(1)(动)覆盖或搭在肩上:~衣服|~挂整齐。
(2)(动)打开;散开:~卷(打开书)。
(3)(动)(竹木等)裂开:竹竿~了。
读音:hóng,gōng
[hóng]
[ hóng ]1. 像鲜血的颜色:红色。红叶。红灯。红尘。红包。红烧。红润。红艳艳。红口白牙。红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2.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红人。红运。红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红。
3. 喜庆:红媒(媒人)。红蛋。红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4. 象征革命:红军。红色根据地,红色政权。
5. 指营业的纯利润:红利。分红。
6.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红学。
[ gōng ]1.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