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然开悟
【拼音】:huò rán kāi wù
【注音】:ㄏㄨㄛㄖㄢˊㄎㄞㄨˋ
【词性】:成语。
【简体】:豁然开悟
【繁体】:豁然開悟
词语解释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基础解释同/'豁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引证解释⒈同“豁然大悟”。引晋无名氏《莲社高贤传·慧远法师》:“初闻安师讲《般若经》,豁然开悟,叹曰:‘九流异议,皆糠粃耳。’”
综合释义形容彻底晓悟。同“豁然大悟”。豁然开悟[huòránkāiwù]一下子开通领悟了某种道理。莲社高贤传˙慧远法师:初闻安师讲般若经,豁然开悟,叹曰:九流异议,皆糠粃耳。亦作豁然大悟。
网友释义同“豁然大悟”。成语出处晋·无名氏《莲社高贤传·慧远法师》:“初闻安师讲《般若经》,豁然开悟,叹曰:‘九流异议,皆糠秕耳。’”
汉语大词典同“豁然大悟”。晋无名氏《莲社高贤传·慧远法师》:“初闻安师讲《般若经》,豁然开悟,叹曰:‘九流异议,皆糠秕耳。’”
国语辞典一下子开通领悟了某种道理。《莲社高贤传.慧远法师》:「初闻安师讲《般若经》,豁然开悟,叹曰:『九流异议,皆糠粃耳。』」也作「豁然大悟」。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一下子开通领悟了某种道理。莲社高贤传˙慧远法师:初闻安师讲般若经,豁然开悟,叹曰:九流异议,皆糠粃耳。亦作豁然大悟。
出处晋·无名氏《莲社高贤传·慧远法师》:“初闻安师讲《般若经》,豁然开悟,叹曰:‘九流异议,皆糠秕耳。’”
其他释义形容彻底晓悟。同“豁然大悟”。
1.不得明人指示若能熟读精思,二人对局演之,再因聪明过人,至于用力之久,亦能豁然开悟,然较有明人指示须百倍其功。
2.一词为古印度语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3.《射雕英雄传》结尾部分,写到郭靖的哲学思考,看上去是提升了郭靖的境界,经丘处机特别是洪七公点拨豁然开悟。
4.久而久之,便有可能豁然开悟,参悟禅理。
5.众人闻罢通灵大师谢映登的此番话语,豁然开悟,仿佛踏入了一个神圣和神秘庄严的艺术殿堂,观看和领略到了华夏书法艺术的最高级最神秘的境界和堂奥。
6.‘七’是阳数,禅宗或取其‘一阳来复’之意表示僧人在此期间坐禅参究心性,以期回光反照,豁然开悟。
7.锦鲤豁然开悟,但沮丧中它突然又欣喜的发现,自己居然学会思考了。
8.不得明人指示若能熟读精思,二人对局演之,再因聪明过人,至于用力之久,亦能豁然开悟,然较有明人指示须百倍其功。【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9.久而久之,便有可能豁然开悟,参悟禅理。(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zj-222522/)
读音:huō,huò
[huò]
[ huō ]1. 残缺,裂开:豁口。豁子(残缺的口子)。
2. 摒弃;舍却:豁出性命。
[ huò ]1. 开阔;宽敞:豁亮。宽豁。
2. 开通;大度:豁达。
3. 显赫;通达:显豁。
4. 排遣;消散:豁情散哀。
5. 免除:豁免。
读音:rán
[rán]
1.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2.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3.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4.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6. 古同“燃”。
读音:kāi
[kāi]
(1)(动)使关闭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
(2)(动)打通;开辟:~路|~矿。
(3)(动)(合拢或连接的东西)舒张;分离:桃树~花了|扣儿~了。
(4)(动)(河流)解冻:河~了。
(5)(动)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戒|~禁。
(6)(动)发动或操纵(枪、炮、车、船、飞机、机器等):~枪|~汽车|~拖拉机|火车~了。
(7)(动)(队伍)开拔:昨天~来两团人;今天又~走了。
(8)(动)开办:~工厂|~医院。
(9)(动)开始:~工|~学|~演。
(10)(动)举行(会议、座谈会、展览会等):~会|~欢送会。写出(多指单据、信件等):~发票|~药方。支付;开销(工资、车费)。〈方〉开革;开除:过去资本家随便~掉我们工人。(液体)受热而沸腾:水~了。〈口〉吃:他把包子都~了。用在动此或形容词后。ɑ)表示扩大或扩展:喜讯传~了。b)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下了两天雨;天就冷~了。指十分之几的比例:三七~。印刷上指相当于整张纸的若干分之一:~会|~欢送会。写出(多指单据、信件等)
读音:wù
[wù]
(动)理解;明白;了解;领会;觉醒:~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