僮昏
【拼音】:tóng hūn
【注音】:ㄊㄨㄥˊㄏㄨㄣ
【结构】:僮(左右结构)昏(上下结构)
【简体】:僮昏
【繁体】:僮昏
词语解释昏愦无知。亦指昏愦无知的人。僮昏[tónghūn]⒈昏愦无知。亦指昏愦无知的人。
引证解释⒈昏愦无知。亦指昏愦无知的人。僮,一本作“童”。引《国语·晋语四》:“聋聵不可使听,僮昏不可使谋。”韦昭注:“僮,无知;昏,闇乱也。”
网络解释僮昏僮昏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ónghūn,是指昏愦无知。亦指昏愦无知的人。
综合释义昏愦无知。亦指昏愦无知的人。《国语·晋语四》:“聋聵不可使听,僮昏不可使谋。”韦昭注:“僮,无知;昏,闇乱也。”僮,一本作“童”。僮昏[tónghūn]无知闇乱也。与「僮惛」同。《国语·晋语四》:「僮昏不可便谋。」注:「僮,无知也。昏,闇乱也。」
汉语大词典昏愦无知。亦指昏愦无知的人。《国语·晋语四》:“聋聩不可使听,僮昏不可使谋。”韦昭注:“僮,无知;昏,闇乱也。”僮,一本作“童”。
其他解释无知闇乱也。与「僮惛」同。《国语·晋语四》:「僮昏不可便谋。」注:「僮,无知也。昏,闇乱也。」
其他释义1.昏愦无知。亦指昏愦无知的人。
读音:tóng,zhuàng
[tóng]
[ tóng ]1. 封建时代受奴役的未成年人:书僮。僮仆。
2. 古同“童”。
[ zhuàng ]1. 〔僮族〕中国少数民族,今改作“壮族”。
读音:hūn
[hūn]
(1)(名)天刚黑的时候;黄昏:晨~。
(2)(形)黑暗;模糊:~暗|~黄|~花。
(3)(形)头脑迷糊;神志不清:~庸|~头~脑。
(4)(动)失去知觉:~厥|~迷。〈古〉又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