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文
【拼音】:guān wén
【注音】:ㄍㄨㄢㄨㄣˊ
【结构】:关(上下结构)文(独体结构)
【简体】:关文
【繁体】:關文
词语解释1.旧时官府间的平行文书,多用于互相查询。清代运用范围扩大。关文[guānwén]⒈旧时官府间的平行文书,多用于互相查询。清代运用范围扩大。
基础解释旧时官府间的平行文书,多用于互相查询。清代运用范围扩大。
引证解释⒈旧时官府间的平行文书,多用于互相查询。清代运用范围扩大。引《元典章·兵部三·押运》:“各处所设脱脱禾孙,止凭前站关文即行应付,并不盘当,习成此弊。”《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却説公子行下关文,到北京本司院提到苏淮、一秤金,依律问罪。”《儒林外史》第四五回:“﹝知县﹞随在公案上,将一张朱印墨标的关文,叫值堂吏递下来看。”
网络解释关文(上海证券报社长)信息一:关文为新浪财经人物,XHS长三角报系战略创新的关键人物,是上海证券报、现代快报、现代金报等三大报社的掌门人,现任上海证券报社社长,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疑为江苏分社副社长),任现代快报总编辑、现代金报总编辑;若用“关文+汤海雯”二词组合词搜索,信息二:类似本事件,但2006年XHS系统另一起高层的离奇自杀案却被各大网络媒体封锁;信息三,据2014年最新消息,XHS江苏分社原副社长关文已被有关部门解除上述所有职务责令离职。
综合释义旧时官府间的平行文书,多用于互相查询。清代运用范围扩大。《元典章·兵部三·押运》:“各处所设脱脱禾孙,止凭前站关文即行应付,并不盘当,习成此弊。”《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却説公子行下关文,到北京本司院提到苏淮、一秤金,依律问罪。”《儒林外史》第四五回:“﹝知县﹞随在公案上,将一张朱印墨标的关文,叫值堂吏递下来看。”关文[guānwén]一种旧制公文。为通知或查询用的平行文书。《儒林外史.第一三回》:「那差人进来磕了头,说道:『本官老爷请安』,随呈上一张票子和一角关文。」
汉语大词典旧时官府间的平行文书,多用于互相查询。清代运用范围扩大。《元典章·兵部三·押运》:“各处所设脱脱禾孙,止凭前站关文即行应付,并不盘当,习成此弊。”《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却说公子行下关文,到北京本司院提到苏淮、一秤金,依律问罪。”《儒林外史》第四五回:“﹝知县﹞随在公案上,将一张朱印墨标的关文,叫值堂吏递下来看。”
国语辞典一种旧制公文。为通知或查询用的平行文书。关文[guānwén]⒈一种旧制公文。为通知或查询用的平行文书。引《儒林外史·第一三回》:「那差人进来磕了头,说道:『本官老爷请安』,随呈上一张票子和一角关文。」
辞典修订版一种旧制公文。为通知或查询用的平行文书。《儒林外史.第一三回》:「那差人进来磕了头,说道:『本官老爷请安』,随呈上一张票子和一角关文。」
1.英国国家档案馆于本周四解密了相关文件,这其中包括空军军官的孙子写给国防部的信件以及当时丘吉尔就此事做出的反应。
2.她们两人,一个为解开白铜柱的秘密而殚精竭智,耗尽脑力;一个为保护关文而不顾危险跳下环形蛇阵,用尽体力。
3.但是,肖启良是古河列车段的业务室主任,股级干部,铁路相关文件明文规定,只有工人退休才允许子女接班,干部那叫离休,不允许子女接班。
4.因过你国倒换关文,见你君臣出榜招医,是我大施三折之肱,把他相思之病治好了。
5.本文根据政府有关文件以及社会调查材料,细致地阐述了巴林左旗白音乌拉苏木哈日白其嘎查至今还保留三季游牧方式的基本情况,并分析了其原因以及游牧对生态保护和牧民生活的影响。
6.华人虾场荣景从此不再,加上圣保罗海湾生态环境发生变化,虾群急剧减少,渔民只能另觅出路,唯有关文一家执意留下。
7.被担保项下主债务合同或者意向书及其他有关文件。
8.检索与分析空想社会主义的有关文献,可以丰富社会主义的思想宝库。
9.披览见诸报刊的众多有关文章以及打着这个招牌的各类美术创作,我发现后现代主义几乎被当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杂货铺。
10.他把平时收集的鲁迅的有关文章,如《连环图画辩护》、《连环琐谈》、《论旧形式的采用》、《致赖少其信》等十多篇,拿给前辈看。
读音:guān
[guān]
(1)(动)使开着的物体合拢:~窗户|把抽屉~上。
(2)(动)放在里面不放出来:鸟儿~在笼子里。
(3)(动)(企业等)倒闭;歇业:解放前有一年;镇上~了好几家店铺。
(4)(名)古代在交通险要或边境出入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处所:~口|~东|山海~|嘉峪~|我的责任就是不让废品混过~去。
(5)“关上”的简称。参看〖关口〗。
(6)(名)货物出口和入口收税的地方:海~|~税。
(7)(名)比喻重要的转折点或不容易度过的一段时间:难~|只要突破这一~;就好办了。
(8)(名)起转折关联作用的部分:机~|~节|~键。
(9)(名)牵连;关系:这些见解至~重要|人民来信交给有~部门去处理。
(10)(动)发放或领取(工资):~饷。
(11)(Guān)姓。
读音:wén
[wén]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