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浪不拘
【拼音】:fàng làng bù jū
【注音】:ㄈㄤˋㄌㄤˋㄅㄨˋㄐㄨ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亦作'放浪不羁'。
基础解释亦作/'放浪不羁/',行动随便,不受拘束。
引证解释⒈见“放浪不羈”。
汉语大词典见“放浪不羁”。《汉语大词典》:放浪不羁(放浪不羁) 拼音:fànglàngbùjī谓言行随便,不受约束。宋洪迈《夷坚丙志·李铁笛》:“饶州道士曹与善……与河北李陶真道人相识。李好吹铁笛,盖放浪不羁之士也。”清叶廷琯《鸥陂渔话·米紫来自书诗卷》:“盖其天性放浪不羁,故发于词翰,超然自异,非寻常绳尺所可拘也。”朱自清《经典常谈·诗》:“﹝李白﹞触犯了杨贵妃,不能得志。他是个放浪不羁的人,便辞了职,游山水,喝酒,作诗。”亦作“放浪无拘”、“放浪不拘”。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王建》:“建性耽酒,放浪无拘。”老舍《四世同堂》三七:“她又常和妓女们来往,她满意自己的权威,可是也羡慕她们的放浪不拘。”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三七:“她又常和妓女们来往,她满意自己的权威,可是也羡慕她们的放浪不拘。”
其他释义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同“放浪不羁”。
1.这些葡萄酒不像孩子们那样会依然活泼而放浪不拘。
2.周权深知这个吴桐看着是放浪不拘,喜欢粘花惹草,内里是有真有本事的人,不但武功历害,而且听说当年曾遇异人,传了他两道黑白蛇,十分的历害。(www.chazidian.com查字典放浪不拘造句)
读音:fàng
[fàng]
(1)(动)解脱约束:释~。
(2)(动)任意;随便:~任。
(3)(动)发出:~光。
(4)(动)扩展:~大。
(5)(动)搁;置:~在桌子上。
(6)(动)古指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流~。
读音:làng
[làng]
1.波浪:风平~静。乘风破~。白~滔天。
2.像波浪起伏的东西:麦~。声~。
3.没有约束;放纵:放~。~费。
4.逛:到街上~了一天。
5.姓。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jū,gōu
[jū]
[ jū ]1. 逮捕或扣押:拘捕。拘系。拘留。拘拿。拘囚。拘禁。拘押。
2. 限,限制:拘束。拘谨。不拘小节。
3. 固执,不变通:拘泥。拘礼。拘迂。
[ gōu ]1. 遮蔽:“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以袂拘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