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无伦次
【拼音】:yán wú lún cì
【注音】:一ㄢˊㄨˊㄌㄨㄣˊㄘˋ
【词性】:成语。
【简体】:言无伦次
【繁体】:言無倫次
词语解释语言杂乱无章。言无伦次[yánwúlúncì]⒈语言杂乱无章。
引证解释⒈语言杂乱无章。参见“语无伦次”。引明李开先《亡妻张宜人散传》:“言无伦次,事无统纪。”⒈语言杂乱无章。参见“语无伦次”。引明李开先《亡妻张宜人散传》:“言无伦次,事无统纪。”成语解释言无伦次
综合释义语言杂乱无章。言无伦次[yánwúlúncì]语言杂乱无章。宋.无名氏《道山清话》:「有村学究教授二三小儿,闲与之语,言皆无伦次。」
汉语大词典语言杂乱无章。明李开先《亡妻张宜人散传》:“言无伦次,事无统纪。”参见“语无伦次”。
成语词典版01.宋.无名氏《道山清话》:「有村学究教授二三小儿,闲与之语,言皆无伦次。」02.明.李开先〈亡妻张宜人散传〉:「宜人懿行可述者多,恐其久而逸也,更为散传,言无伦次,事无统纪,随心信笔,漫然书之。」
出处明·李开先《亡妻张宜人散传》:“言无伦次,事无统纪。”参见“语无伦次”。
近义词 语无伦次
1.程林这辈子第一次与市长打交道,言无伦次的说着。
读音:yán
[yán]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
读音:wú,mó
[wú]
[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 mó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lún
[lún]
(1)(名)人伦:~常|五~|天~。
(2)(名)条理;次序:~次。
(3)(名)同类;同等:不~不类|比拟不~|英勇绝~。
(4)(名)(Lún)姓。
读音:cì
[cì]
(1)(名)次序;顺序:依~进行。
(2)(数)第二:~日。
(3)(形)质量较差:~品。
(4)(量)回、趟:第一~。
(5)(名)中间:襄~。
(6)(名)出外远行路上暂行居住的处所:舟~。
(7)(名)姓。
(8)(形)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的:~氯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