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土
【拼音】:bù tǔ
【结构】:簿(上下结构)土(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古代指入册的土地。今出土文物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遣策木简上有隶体墨书'簿土'字迹﹐八号墓遣策作'溥土'﹐十号墓《郑里廪簿》则写作'薄'﹐熟煌汉简亦有此例。汉墓所出簿土大都为一块用方绢包裹的土块﹐作为表示该处土地为其所有的象征。簿土[bùtǔ]⒈古代指入册的土地。今出土文物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遣策木简上有隶体墨书“簿土”字迹,八号墓遣策作“溥土”,十号墓《郑里廪簿》则写作“薄”,熟煌汉简亦有此例。汉墓所出簿土大都为一块用方绢包裹的土块,作为表示该处土地为其所有的象征。
引证解释⒈古代指入册的土地。今出土文物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遣策木简上有隶体墨书“簿土”字迹,八号墓遣策作“溥土”,十号墓《郑里廪簿》则写作“薄”,熟煌汉简亦有此例。汉墓所出簿土大都为一块用方绢包裹的土块,作为表示该处土地为其所有的象征。
网络解释簿土今出土文物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遣策木简上有隶体墨书“簿土”字迹,八号墓遣策作“溥土”,十号墓《郑里廪簿》则写作“薄”,熟煌汉简亦有此例。汉墓所出簿土大都为一块用方绢包裹的土块,作为表示该处土地为其所有的象征。
网友释义簿土是一个汉语词语。
汉语大词典古代指入册的土地。今出土文物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遣策木简上有隶体墨书“簿土”字迹,八号墓遣策作“溥土”,十号墓《郑里廪簿》则写作“薄”,熟煌汉简亦有此例。汉墓所出簿土大都为一块用方绢包裹的土块,作为表示该处土地为其所有的象征。
其他释义1.古代指入册的土地。今出土文物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遣策木简上有隶体墨书'簿土'字迹﹐八号墓遣策作'溥土'﹐十号墓《郑里廪簿》则写作'薄'﹐熟煌汉简亦有此例。汉墓所出簿土大都为一块用方绢包裹的土块﹐作为表示该处土地为其所有的象征。
读音:bù
[bù]
1. 本子,册籍:簿册。簿记。簿籍。簿录。
2. 古代称公文、案卷:对簿公堂。
3. 古代的仪仗侍从:簿伍。卤簿(古代帝王、后妃、王公大臣外出时的仪仗队。次序排列严格并明文著之于簿籍)。
4.笏。
读音:tǔ
[tǔ]
(1)(名)泥土;土壤
(2)(名)土地。
(3)(副)本地的;地方的:~特产|~俗。
(4)(名)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产品、人员等:~方|~招儿。
(5)(形)不合潮流;不开通:~气。
(6)(名)未熬制的鸦片:烟~。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