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手
【拼音】:tàng shǒu
【注音】:ㄊㄤˋㄕㄡˇ
【词性】:形容词。
【结构】:烫(上下结构)手(独体结构)
【简体】:烫手
【繁体】:燙手
词语解释烫手tàngshǒu。(1)手被热东西所伤。(2)比喻难于接受。(3)难以接受。(4)比喻东西来路不明。
基础解释(形)比喻事情难办:他感到这个问题有些~。
引证解释⒈比喻难于接受。引楼适夷《痛悼傅雷》:“他的热情简直叫人烫手。”蒋子龙《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一九七九年十月九日》:“钱不是坏东西,给多少也不烫手。”
网络解释烫手烫手,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àngshǒu,比喻事情难办。
汉语大词典比喻难于接受。楼适夷《痛悼傅雷》:“他的热情简直叫人烫手。”蒋子龙《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一九七九年十月九日》:“钱不是坏东西,给多少也不烫手。”
国语辞典物品的热度高,使手有灼热疼痛的感觉,如:「面包刚出炉,小心烫手。」
辞典简编版物品的热度高,使手有灼热疼痛的感觉。 【造句】面包刚出炉,小心烫手。
其他释义1.比喻难于接受。
1.烈日当空,道路两旁,成熟的谷物在热得弯下腰,低着头。蚱蜢多得像七月盛夏,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烟。
2.七月盛夏,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烟。
3.通货膨胀和伊朗人质危机已经让吉米卡特忙得不可开交了,这个烫手山芋可不是他想要的。
4.这就使得本以为稀缺的招标纺配成为烫手“山芋”。
5.一叠美钞,从工商银行出来,还煞有介事地检验过,换了家银行,就成了“烫手的山芋”,建行居然就不肯收,还“口衔天宪”——自称有人民银行的规定。
6.冬季忌常舔嘴唇,会越舔越干裂;忌冻僵后烫手,容易生冻疮;忌睡前洗头,以免感冒;忌戴口罩,会使鼻粘膜变娇气,容易感冒。
7.稳住,稳住,郑光心中不停地给自己做心理暗示,塞翁得马,焉知非祸?果然,看完亨克尔文件上的内容后,郑光立即意识到这笔巨款十分的烫手。
8.七月的天气,太阳正毒,晒得人汗珠往下直滚。七月盛夏,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烟。
9.美中东战略紊乱遇尴尬伊拉克成烫手山芋。
10.本想托同僚推举,只是有四位夫子的前车之鉴,想来也没人愿意接这烫手山芋,他也不想难为同僚。
读音:tàng
[tàng]
(1)(动)温度高便感觉疼痛。
(2)(动)利用温度高的物体使另一物体温度升高或发生其它变化:~面|~饭。
(3)(动)(形)物体温度高:火~|水~。
(4)(动)(动)指烫发;用热能或药水使头发卷曲美观:冷~|~发。
读音:shǒu
[shǒu]
(1)(名)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2)(动)拿着:人~一册。
(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折。
(4)(形)亲手:~抄。
(5)(~儿)量词;用于技能、本领:他真有两~。
(6)(名)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