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迷而不反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迷而不反

迷而不反

【拼音】:mí ér bù fǎn

【注音】:ㄇ一ˊㄦˊㄅㄨˋㄈㄢˇ

【词性】:成语。

【简体】:迷而不反

【繁体】:迷而不反

解释

词语解释1.见'迷而不返'。

基础解释见/'迷而不返/',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引证解释⒈见“迷而不返”。

综合释义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主客倒置,~,惑而不解。◎宋·陆九渊《与曾宅之书》迷而不反[míérbùfǎn]迷失道路而不知回头。三国志˙卷二十八˙魏书˙锺会传: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皆碎,虽欲悔之,亦无及也。晋˙释慧远˙答桓玄书:可谓下士闻道而大笑之,真可谓迷而不反也。

汉语大词典见“迷而不返”。《汉语大词典》:迷而不返  拼音:míérbùfǎn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汉王粲《为刘表与袁尚书》:“若使迷而不返,遂而不改,则戎狄蛮夷将有诮让之言。”《三国志·魏志·程晓传》:“况奸回暴露,而复不罢,是衮阙不补,迷而不返也。”亦作“迷而不反”。《三国志·蜀志·钟会传》:“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皆碎,虽欲悔之,亦无及已。”晋慧远《答桓南郡书》:“可谓下士闻道而大笑之,真可谓迷而不反也。”宋陆九渊《与曾宅之书》:“主客倒置,迷而不反,惑而不解。”

国语辞典迷失道路而不知回头。

辞典修订版迷失道路而不知回头。《三国志.卷二八.魏书.锺会传》:「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皆碎,虽欲悔之,亦无及也。」晋.释慧远〈答桓玄书〉:「可谓下士闻道而大笑之,真可谓迷而不反也。」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迷失道路而不知回头。三国志˙卷二十八˙魏书˙锺会传: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皆碎,虽欲悔之,亦无及也。晋˙释慧远˙答桓玄书:可谓下士闻道而大笑之,真可谓迷而不反也。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皆碎。”

其他释义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迷而不反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迷而不返

反义词 迷途知返

迷而不反造句更多 >>

1.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放,玉石俱碎。

2.主客倒置,迷而不反,惑而不解。◎宋·陆九渊《与曾宅之书》

字义分解

读音:mí

[mí]

(1)(动)分辨不清;失去判断能力

(2)(动)因对某人或某事物发生特殊爱好而沉醉:~恋。

(3)(名)沉醉于某一事物的人:球~。

(4)(动)使看不清;使迷惑;使陶醉:~航|~误|~宫。

读音:ér

[ér]

1.  古同“”,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读音:bù

[bù]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fǎn

[fǎn]

(1)(动)回;还:~击。

(2)(动)反抗;反对:造~。

(3)(动)翻转:复。

(4)(动)推及:举一~三。

(5)(形)与“正”相对:~面。

(6)(副)反而;相反地:画虎不成~成犬。

上一个:扪虱而言

下一个:迷而知返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