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讳
【拼音】:qǔ huì
【注音】:ㄑㄨˇㄏㄨㄟˋ
【结构】:曲(独体结构)讳(左右结构)
【繁体】:曲諱
词语解释1.蓄意隐瞒。2.指曲意加以掩饰。曲讳[qǔhuì]⒈蓄意隐瞒。⒉指曲意加以掩饰。
引证解释⒈蓄意隐瞒。引明沉德符《野获编补遗·玩具·秦玺始末》:“若杨桓曲讳后唐潞王焚璽之事,遂直以宋元符所献者当之,傅会以实其事。”⒉指曲意加以掩饰。引李大钊《民彝与政治》:“吾人追究作俑之罪,《春秋》之义,责备贤者,虽以子舆氏阐明民政之功,而亦不能为之曲讳矣。”
网络解释曲讳曲讳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ǔhuì,是指蓄意隐瞒。
网友释义曲讳,汉语词语,读音是qǔhuì,是指蓄意隐瞒。
汉语大词典(1).蓄意隐瞒。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玩具·秦玺始末》:“若杨桓曲讳后唐潞王焚玺之事,遂直以宋元符所献者当之,傅会以实其事。”(2).指曲意加以掩饰。李大钊《民彝与政治》:“吾人追究作俑之罪,《春秋》之义,责备贤者,虽以子舆氏阐明民政之功,而亦不能为之曲讳矣。”
读音:qū,qǔ
[qǔ]
[ qū ]1. 弯转,与“直”相对:弯曲。曲折(zhé)。曲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
2. 不公正,不合理:曲说。曲解(jiě)。委曲求全。
3. 弯曲的地方:河曲。
4. 偏僻的地方:乡曲。
5.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酒曲。曲霉。
6. 姓。
[ qǔ ]1. 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曲艺。曲话。
2. 歌的乐调:曲调(diào)。曲谱。异曲同工。曲高和(hè)寡。
读音:huì
[huì]
(1)(动)因有所顾忌而不敢说或不愿说;忌讳:隐~|直言不~。
(2)(名)忌讳的事情:犯了他的~了。
(3)(名)旧时指死去的帝王或尊长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