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石
【拼音】:zhǔ shí
【结构】:煮(上下结构)石(半包围结构)
词语解释旧传神仙﹑方士烧煮石为粮,后因借为道家修炼的典实。煮石[zhǔshí]⒈见“煮白石”。
引证解释⒈见“煮白石”。
网络解释煮石“煮石”乃超脱之人,放浪形骸之外,淡泊名利、摒弃喧嚣与浮华的行为。出自典故“吴让之刻过一方“逃禅煮石之间”的印,明清印人常以此句入印。所谓“逃禅”,是淡泊名利、摒弃喧嚣与浮华,较易理解。是古代文人和文士看破红尘,追求清净淡泊的生活,往往不拘于俗务,从禅定和禅悦中获得人生的自在和解脱。”
汉语大词典见“煮白石”。《汉语大词典》:煮白石 拼音:zhǔbáishí旧传神仙、方士烧煮白石为粮,后因借为道家修炼的典实。晋葛洪《神仙传·白石先生》:“﹝白石先生﹞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唐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诗:“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亦省作“煮石”。南朝梁庾肩吾《东宫玉帐山铭》:“煮石初烂,烧丹欲成。”元方回《次韵赠道士汪庭芝》:“中野履霜宁怨命,通宵煮石且随缘。”
其他释义1.见'煮白石'。
1.此后,“李百万”声名远扬,祖祖辈辈从未见过“电煮石头”的当地群众争相效仿,开始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2.生火入水掩日御风煮石吐焰吞刀壶天。
3.浮丘煮石成仙侣,黄帝吞丹跨五龙;信有清风摩日月,更无勇士步虚空。
4.祖师不食人间烟火,用小耳锅煮石子当斋饭,明宣宗朱瞻基曾令人取此锅入宫观看,后用绣有金龙的黄锻子包好送回寺内,此锅曾“三入大供养”。
5.介忽逃禅煮石之间,“素喜清霜黄菊淡,兼怀玄鹤白云深”,是其人也。【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
6.介忽逃禅煮石之间,“素喜清霜黄菊淡,兼怀玄鹤白云深”,是其人也。(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
7.然后焦先生就问,演员都什么人?师事白焦先生、陈巨来先生。焦先,字孝然,常煮石为食。”又三国魏焦先亦有“卧雪”故事。(焦先生批注:一直拉车。今天,开这个会也可以告慰焦先生。焦先生作品博采诸家之长。焦公石室是晋时道士焦先的隐居处。——《神仙传?焦先传》。焦先寿命达一百七十岁。
读音:zhǔ
[zhǔ]
(动)把食物或其他东西放在有水的锅里加热:~沸|~饭|~饺子。
读音:shí,dàn
[shí]
[ shí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 指石刻:金石。
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 姓。
[ dàn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