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法
【拼音】:huái nán fǎ
【注音】:ㄏㄨㄞˊㄋㄢˊㄈㄚˇ
【结构】:淮(左右结构)南(上下结构)法(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指汉·淮南王·刘安的方术。相传由汉·淮南王·刘安所创的制作豆腐的方法。
基础解释见/'淮王术/',指汉·淮南王·刘安的方术。相传由汉·淮南王·刘安所创的制作豆腐的方法。
引证解释⒈见“淮王术”。
汉语大词典见“淮王术”。《汉语大词典》:淮王术(淮王术) 拼音:huáiwángshù(1).指汉淮南王刘安的方术。唐杜甫《玩月呈汉中王》诗:“欲得淮王术,风吹晕已生。”亦称“淮南法”。唐吕岩《忆江南》词:“淮南法,秋石最堪夸。”参见“淮南王”。(2).相传由汉淮南王刘安所创的制作豆腐的方法。宋朱熹《次刘秀野蔬食十三诗韵·豆腐》:“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王术,安坐获泉布。”一本作“淮南术”。参阅清方以智《物理小识》卷六,汪汲《事物原会》引五代谢绰《宋拾遗录》。
其他释义1.见'淮王术'。
读音:huái
[huái]
1. 〔淮河〕水名,源于中国河南省桐柏山,流经安徽、江苏两省入洪泽湖。简称“淮”,如“淮北”。“淮南”。
读音:nán
[nán]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2. 姓。
读音:fǎ
[fǎ]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