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运
【拼音】:gāng yùn
【注音】:ㄍㄤㄩㄣˋ
【结构】:纲(左右结构)运(半包围结构)
【简体】:纲运
【繁体】:綱運
词语解释1.成批运送大宗货物。每批以若干车或船为一组,分若干组,一组称一纲,谓之'纲运'。其法始于唐刘晏。北宋﹑元代运盐也用纲运。2.借指运输队伍。
基础解释成批运送大宗货物。每批以若干车或船为一组,分若干组,一组称一纲,谓之/'纲运/'。其法始于唐刘晏。北宋﹑元代运盐也用纲运。借指运输队伍。
引证解释⒈成批运送大宗货物。每批以若干车或船为一组,分若干组,一组称一纲,谓之“纲运”。其法始于唐刘晏。北宋、元代运盐也用纲运。参阅《新唐书·食货志三》。引宋叶适《上光宗皇帝札子》:“御前之军,屯驻四处,铸兵买马,截拨纲运。”《宋史·徽宗纪四》:“辛酉,罢苏、杭州造作局及御前纲运。”《宋史·食货志上三》:“﹝建炎﹞二年,詔二广、湖南北、江东西纲运输送江寧府。”⒉借指运输队伍。引《元典章·户部七·押运》:“福建等处运海外诸番进呈寳物诸色纲运,自有长押官将引库官、库子人等亲行管押。”
网络解释纲运纲运,gāngyùnㄍㄤㄧㄨㄣˋ,解释:成批运送大宗货物。
汉语大词典(1).成批运送大宗货物。每批以若干车或船为一组,分若干组,一组称一纲,谓之“纲运”。其法始于唐刘晏。北宋、元代运盐也用纲运。宋叶适《上光宗皇帝札子》:“御前之军,屯驻四处,铸兵买马,截拨纲运。”《宋史·徽宗纪四》:“辛酉,罢苏、杭州造作局及御前纲运。”《宋史·食货志上三》:“﹝建炎﹞二年,诏二广、湖南北、江东西纲运输送江宁府。”参阅《新唐书·食货志三》。(2).借指运输队伍。《元典章·户部七·押运》:“福建等处运海外诸番进呈宝物诸色纲运,自有长押官将引库官、库子人等亲行管押。”
国语辞典自唐代起,转运大宗货物,分批启行,每批的车辆船只计数编号,名为一纲,故称为「纲运」。
辞典修订版自唐代起,转运大宗货物,分批启行,每批的车辆船只计数编号,名为一纲,故称为「纲运」。《宋史.卷二二.徽宗本纪四》:「辛酉,罢苏、杭州造作局及御前纲运。」
1.所以先儒以为北斗七星,天纲运转,圣人仰观俯察,以审时变焉。
2.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zj-165927/]
3.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
读音:gāng
[gāng]
(1)(名)提网的总绳(多用于比喻):~目|提~挈领|~举目张。
(2)(名)比喻事物最主要的部分(多指文件或言论):~领|大~|提~。
(3)(名)生物学中把同一门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和亲缘关系再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纲;如苔藓植物门分为苔纲和藓纲;脊椎动物亚门分为鱼、鸟、哺乳等纲。纲以下为目。
(4)(名)旧时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盐~|花石~。
读音:yùn
[yùn]
(1)(动)运动。
(2)(动)搬运;运输。
(3)(动)运用。
(4)(Yù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