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出身
【拼音】:zá chū shēn
【结构】:杂(上下结构)出(独体结构)身(独体结构)
【繁体】:雜出身
【拼音】:zá chū shēn
词语解释1.封建时代非正途出身的官员。杂出身[záchūshēn]⒈封建时代非正途出身的官员。
引证解释⒈封建时代非正途出身的官员。参见“杂流”。引宋赵昇《朝野类要·入仕》:“非及第、奏补、年劳之类者,谓之杂出身。”
网络解释杂出身拼音:záchūshēn
网友释义杂出身,读音为záchūshēn,汉语词语,意思为封建时代非正途出身的官员。
汉语大词典封建时代非正途出身的官员。宋赵升《朝野类要·入仕》:“非及第、奏补、年劳之类者,谓之杂出身。”参见“杂流”。
读音:zá
[zá]
(1)(形)多种多样的;混杂的。
(2)(动)混合在一起;搀杂。
读音:chū
[chū]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读音:shēn
[shēn]
(1)(名)身体:~上。
(2)(名)指生命:奋不顾~。
(3)(名)自己;本身:以~作则。
(4)(名)人的品格和修养:修~。
(5)(名)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船~。
(6)(名)(~儿)(量)用于衣服:做两~儿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