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险
【拼音】:qí xiǎn
【注音】:ㄑ一ˊㄒ一ㄢˇ
【结构】:奇(上下结构)险(左右结构)
【繁体】:奇險
词语解释1.奇特险怪。2.非常险要。奇险[qíxiǎn]⒈奇特险怪。⒉非常险要。
基础解释奇特险怪。非常险要。
引证解释⒈奇特险怪。引《宋史·文苑传六·米芾》:“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轨辙。”金王若虚《文辨》:“凡为文章须是典实过於浮华;平易多於奇险,始为知本。”⒉非常险要。引清昭槤《啸亭杂录·宋总兵》:“两金川地势奇险,碉卡柴立,兵将未言色沮。”
网络解释奇险奇险是词语词汇,
释义1、奇特险怪。2、非常险要。
综合释义奇特险怪。《宋史·文苑传六·米芾》:“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轨辙。”金王若虚《文辨》:“凡为文章须是典实过於浮华;平易多於奇险,始为知本。”非常险要。清昭槤《啸亭杂录·宋总兵》:“两金川地势奇险,碉卡柴立,兵将未言色沮。”
网友释义奇险是词语词汇,拼音是qíxiǎn,注音是ㄑㄧˊㄒㄧㄢˇ。释义:1、奇特险怪。2、非常险要。
汉语大词典(1).奇特险怪。《宋史·文苑传六·米芾》:“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轨辙。”金王若虚《文辨》:“凡为文章须是典实过于浮华;平易多于奇险,始为知本。”(2).非常险要。清昭梿《啸亭杂录·宋总兵》:“两金川地势奇险,碉卡柴立,兵将未言色沮。”
其他释义1.奇特险怪。2.非常险要。
1.八荒来风,它不动摇;暴雨盖顶,它不吭声;雪压霜欺,它不在乎;岁寒而不凋,处巨变,临奇险,不忧不惧,该是天柱精神之化身。
2.云龙地缝具有奇异独特的喀斯特景观,囊括了诸多旅游资源单体;其外巨壑环抱,山峦叠嶂,地形多变;其内流水淙淙,飞瀑跌落,奇石林立;雄奇险峻,厚重幽远。
3.邪神自隐入绝壁奇险的古洞后,又遭到那一次痛心断肠的巨变,不由使他万念俱灰,心如槁木。
4.北侧绝壁,面临断崖,而长城竟在两根铁梁之上飞崖而过,真是奇险至极,令人不寒而栗。
5.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境内,濒临鄱阳湖畔,雄峙长江南岸,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6.作品采用自左而右下坡再转向上坡的构图,平缓中内含奇险,利用透视中的远近关系表现了草原的辽阔,运用水彩画法表现了草地的丰茂肥沃。
7.华山山体倚天拔地,四面如削,更有千尺幢、百尺峡、苍龙岭、鹞子翻身、长空栈道等十分险峻之地,被誉为“奇险天下第一山”。
8.跋山川,涉江河,探密幽,斗法术,降灵兽,历凡尘,经奇险,求长生,参天道,成尊神!……
9.翻越雀儿山历来川藏线都是最为传奇险峻的,五月初进藏显然不是最好的时间,很多高寒地带还在下雪。
10.以希望为翼,以理想为导航,飞向成功的怀抱。叩亮希望之灯,梦想亮着,前途光着,纵使奇险险壑耸立着,惊流急滩阻挡着,又何惧之有?
读音:qí,jī
[qí]
[ qí ]1. 特殊的,稀罕,不常见的:奇闻。奇迹。奇志。奇观。奇妙。奇巧。奇耻大辱。
2. 出人意料的,令人不测的:奇兵。奇计。奇袭。出奇制胜。
3. 惊异,引以为奇:奇怪。惊奇。不足为奇。
[ jī ]1. 数目不成双的,与“偶”相对:奇数(不能被二整除的数,如一、三、五、七、九等,正的奇数亦称“单数”)。
2. 零数:奇零(不满整数的数)。奇羡(赢余,积存的财物)。有奇(如“八分奇奇”即八分多一点)。
读音:xiǎn
[xiǎn]
(1)(形)地势不平坦;险恶不容易通过的地方:天~|~要|~峰。
(2)(形)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象|~境|~工|~情。
(3)(形)狠毒:阴~。
(4)(形)险些:~遭不幸|~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