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兀穷年
【拼音】:wù wù qióng nián
词语解释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辛苦劳动,勤劳不懈。⒈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辛苦劳动,勤劳不懈。成语解释兀兀穷年
网友释义出自唐·韩愈《进学解》,指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勤劳不懈。比喻做事不辞劳苦。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尽。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1.他兀兀穷年,在历史的幽暗深处,寻找着蒙尘的美和故事。
2.“人群冷落兮,自怜穷酸;弄三寸簧舌兮,殷殷朝暮;摩千支粉笔兮,兀兀穷年”。
3.焚膏继晷,椽笔为人民鼓呼;兀兀穷年,蜡炬为桃李成灰,这样的不眠者令人钦敬。
4.“焚膏继晷,兀兀穷年”,季羡林为学术耗尽了最后一丝精力,也经历了师友亲朋不在的孤寂和丢画事件的纷扰。
5.他告诉我,为了完成这部书,兀兀穷年,终岁鲜欢,焚膏继晷,不遑寝息。
6.“焚膏继晷,兀兀穷年”,他如此形容自己的苦苦求索、精益求精的漫长学术岁月。
7.“焚膏继晷,兀兀穷年”,他如此形容自己苦苦求索、精益求精的漫长学术岁月。
8.在传统视野里,教授应该安贫乐道、兀兀穷年,以教书育人为天职。
9.无法忍受的结果,要么就是你离开,要么就是你兀兀穷年耗尽心血去争取一个“编制”的指标。
10.,他索性躲进小楼,兀兀穷年地搞起了学术研究。
读音:wù
[wù]
[ wù ]1.高而上平;高高突起。
2.形容山秃。泛指秃:~鹫。
[ wū ]〔兀秃〕也作兀突。水不凉也不热:~水。
读音:wù
[wù]
[ wù ]1.高而上平;高高突起。
2.形容山秃。泛指秃:~鹫。
[ wū ]〔兀秃〕也作兀突。水不凉也不热:~水。
读音:qióng
[qióng]
(1)(形)缺乏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没有钱:~困|~苦|~国。
(2)(形)穷尽:无~无尽|理屈辞~|日暮途~。
(3)(形)用尽、费尽:~兵黩武|~目远望。
(4)(形)彻底(追究):~究|~追猛打。
(5)(形)极端:~凶极恶|~奢极侈。
读音:nián
[nián]
(1)(名)时间的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行历法规定平年三百六十五日;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增加一日;有三百六十六日。
(2)(名)每年的:~会|~鉴。
(3)(名)岁数。
(4)(名)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
(5)(名)时期;时代。
(6)(名)一年中庄稼的收成。
(7)(名)年节。
(8)(名)有关年节的(用品)。
(9)(名)(Nián)姓。